雖然投射下來的光線不夠明亮,但足以視路,

陳十一走著走著,汽車的轟鳴聲便隨著點點車燈透過前方小區大門傳來,

這說明他要走到街道了,

得益於上層阿喀琉斯之盾的保護,在人們重新回到這座城市,下層只是堆積了不少淤泥與屍骸,

馬路基面並沒有太大的損壞,

在將這些廢渣清理之後,

人們很快決定,下層的馬路用於汽車行駛,而曾經的商鋪則整體搬到了高架道上,原先遺棄的店鋪則化為了一個個停車位,

並在高架道的縫隙之中建造步梯,

用以人們往返於馬路與高架道。

簡單來說就是建造了阿喀琉斯之盾的城市,紛紛多了負一層。

故此形成了行人走高架橋,而汽車走負一層道路的新交通模式,

出人意料的是,新的交通模式大大降低了擁堵程度與交通事故,不過其中或許也有著人口減少的原因。

陳十一很快便走出了小區大門,

來到了街道,行走在街道上的陳十一看見前方不遠,便有一部通往高架道的步梯,

其上,正有不少行人在上上下下,伴隨著丁達爾效應,步梯上的人們好似行走在光中。

而陳十一快步透過步梯,來到高架道上,

始一來到高架道上,陽光傾斜而下,放眼望去,不少人行色匆匆,

失去了馬路的束縛,行人的空間更大,好似來到了一個個小廣場。

只不過有幾條陰影橫貫於高架道上,那是更高處的鎖鏈的投影。

而陳十一循著記憶,前往附近的菜市場,

在繞過幾座樓後,陳十一看見前方必經之路旁,

有一位挑著扁擔的,

約莫四五十歲的大姐正在徐徐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