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另一頭。

在魔都中心,一座約七十層的高樓矗立在路邊,

星星點點的外燈照亮了這棟樓大致的輪廓,

不過或許正是因此,由這棟樓延伸出去,連結周遭高樓的黑色鎖鏈模糊可見,

在這棟樓的頂端,

向著街面處,有一張巨大的落地窗,

即使是在夜色籠罩之下,也足以窺見玻璃外的道道刮痕。

在街道燈光微弱地對映之下,能察覺到落地窗後站著一道人影,若不是裸露的雙臂以及小腿呈現出健康的麥色,其黑色的短袖與短褲足以將他融入到黑暗之中。

一張留著八字鬍,稜角分明,平常中年男子的面孔藉著手機螢幕投射出的點點亮光依稀可見,

與眾不同的是那一雙眼睛卻透著堅毅,執著與無奈,,

“在我熄滅之前,能照亮這個世界一點,就是我所能做的了。”

這個男人緩緩放下右手,手機螢幕的微光也漸漸滑落,

而鎖屏也說明男子最後的一句話並沒有傳過去,

或許他一開始就未打算將這句話傳遞過去。

他的臉龐重新浸入到黑暗之中,那雙眼眸中倒映著從高樓延伸出去的枷鎖,

以及更遠處黑色的天幕。

...

2035年前夕,全球各地氣象臺於太平洋中心地帶捕捉到一熱帶風暴海帶正在孕育當中,由於其成長緩慢,各國都不以為意,初命名其為海帶。

2035年年關將近,各國發現端倪,同期並未產生其它熱帶風暴,只有仍靜立在太平洋中心的海帶持續成長,且已由熱帶風暴級別成長為強颱風級別,海帶極其緩慢的成長速度,以及太平洋的詭異現象,引起世界各方的關注。

2036年初,針對日益成長的海帶,以及太平洋的詭異現象,以聯合國牽頭,成立海帶研究聯合小組,集結全世界的頂尖氣象學家及國際力量研究海帶發展趨勢以及太平洋周遭氣象條件。

2037年伊始,經過漫長的,為期一年的研究,對海帶的調查出奇的順利,不久,海帶研究聯合小組便對全世界刊登出調查內容,概析為:

此前頻繁的極端天氣,擾亂了太平洋曾經的氣流佈局,致使一股暖流在太平洋內迴圈,海帶由此誕生,且隨著海帶的成長,又吸引了更多暖流進入太平洋內迴圈,這一切為海帶的成長夯實了基礎,

但因為世界溫度的上升,致使全球上空暖溼氣流過多,這導致了進入太平洋上空的暖流近乎源源不絕,

周遭暖流的共同持續湧入,不停推動著海帶,使其向太平洋中心移動,

最後導致了海帶逗留於此,不停接收著來自全世界暖流的助力,

這一變故,使海帶具備了‘無限成長’的可能,

其最終成長規模,超過了全球氣象監測記錄的上限。

同年海帶研究聯合小組第一次向全世界各國,各國組織,各國人民發出颱風黑色警告:

謹告全人類同胞,

日前我組對太平洋內風暴海帶進行為一年的聯合研究。

在各國氣象學家細緻研判後,決定如下,

於今日起,我組決定在臺風等級評定,超強颱風之後新增一項,

聖嬰級(Baby Jesus)-規模(全球)

Baby Jesus適用於一切波及全球的災害。

熱帶氣旋海帶更名為風嬰-等級-Baby Jesus。

我組建議全人類以最高災害防備標準,面對這次的颱風-風嬰。

願明天與人類同在。

----風嬰研究聯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