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才有機會繼續向著五天竺方向走得更遠。

至於為什麼,這是因為商人們已經告訴他了,如果去羯荼港,將有比較大的船隻向義淨想去的五天竺進發,速度遠遠比沿著海岸線慢悠悠地前行要快得多。

既然有稍微快一些的方式,為什麼不採取稍微快一點的方式呢?畢竟,只有進入五天竺之後,才能知道,佛教的部派傳承是否如佛逝國和末羅瑜國的這些僧人所分析的這般。

終究,佛陀涅槃也有了千年時光,在這千年時光裡,部派的發展狀況到底有那些保留了原有的狀態,又有哪些發生了變化,這些發展和變化到底又怎樣影響了佛教戒律的發展,義淨很想早點讀到更多原始文獻資料,以便有更真切的把握和了解。

“義淨師,你確定要從小路前去羯荼嗎?這一路上沒有士兵保護,可就不一定會不會遇到什麼了.”

有僧人還是勸道。

“嗯,我還是想去.”

義淨很篤定地說。

儘管通關文牒讓義淨得到了較多的支援和幫助,但義淨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靠各地國王給予的幫助。

自己也應該進行一些努力和爭取。

義淨很清楚,如果不能自己去闖闖,一切都被安排著,所見所聞所感都將會受到一定的侷限。

瞭解當地的風土民情,還是更貼近當地的百姓更好。

如果可以,義淨甚至想自己獨自行走一些地方。

但他也清楚,在陌生的地方,結伴而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