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徒步 (第1/2頁)
義淨傳:飄著飄著到印度 笑面易珩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下定決心從末羅瑜沿著山路和河道前往羯荼,義淨便向佛逝國前來送他的官兵說明了情況。
佛逝國的官兵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他們的使命能夠早一些完成,他們就可以更早回去交差。
對此,他們更高興。
要知道,這是涉及兩國邦交的事情,他們能夠完成護送任務,他們便不再擔心什麼了。
以後如果有人問起義淨律師,他們佛逝國可以很坦然地告知,我們國王熱情接待了他,並準備了厚禮,送他和他的僧侶朋友到了末羅瑜。
到末羅瑜之後,義淨律師自己選擇了走山路和水路前去羯荼,後面的情況,我們就不知道了。
只要這麼說了,並這麼做了,大唐皇朝就能知道,他們佛逝國是友好的,而且是真誠與大唐結交的。
多一天就多一天的風險,能減少一些風險,本身就是好事。
這很能理解。
佛逝國的官兵離開了,義淨也向末羅瑜的國王那裡提交了通關文牒,那個在唐朝稱為過所的物件。
當然,義淨也給末羅瑜的國王贈送了一些佛逝國國王準備的禮物以及義淨從廣州帶的禮物。
儘管禮物不多,但末羅瑜國王很開心。
末羅瑜相對於佛逝國來說,是一個小國家,佛逝國沒有用權勢壓迫他們,而是用禮物來交流,這對於末羅瑜國王來說,已覺得是難得的了。
末羅瑜國王沒有告訴義淨,他早就看到了佛逝國的官船和士兵護送義淨他們到了末羅瑜。
畢竟,他也是一國之主,他不想示弱於人前,更何況是示弱於來自不知道是千里還是萬里之外的異邦僧人。
義淨當然不知道他的這些心思,他送了禮物,說明了自己將借道翻山前往羯荼,末羅瑜國王只強調了一下翻山的風險,就不再堅持一定要用大船送他們去羯荼了。
畢竟,末羅瑜派船前往羯荼也是存在較大風險的。
“您是一個人去羯荼嗎?”
末羅瑜國王只確定道。
“不是的,我準備跟商隊走.”
義淨回答。
“嗯,那我請我的官員給您準備一點路上用的東西.”
末羅瑜國王也表達了一下邦交的禮節。
義淨自然是感激的。
出門在外,行走的每一步,只要有人給予支援和幫助,那都是難得的,更何況,有國王贈送的物件,在某種程度上就能形成一種威懾,這種威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惡性事件發生。
這一點,國王懂,義淨也漸漸開始有了一些感觸。
他突然發現,自己對於以前常聽到的那句“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有了更多的體悟。
國家管理者對佛教的支援,甚至不用物質上的支援,只是一種默許,就能讓佛教得到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更不用說,如果國家給予了錢物方面的支援了。
義淨突然想起了弘禕論師說的話,武皇后支援了洛陽石窟的造像,洛陽那裡的石窟造像就將形成大的規模。
也不知道現在這種石窟造像是否如弘禕論師所估計的那樣。
但,義淨對弘禕論師的推斷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義淨師,我們商隊準備明天出發了,我們要趁季風前行,因此,需要趕時間,您需要準備腳力嗎?”
一位夥計奉命前來找義淨。
“你們都要揹著東西趕路嗎?”
義淨問。
“是的,我們商隊的人都會揹著東西徒步前去。
也有一些物品,會選擇駱駝來幫忙.”
夥計說。
“您幫我看看,我的這些東西如果帶去羯荼,需要僱用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