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窟寺離運河渡口的距離不遠,義淨一路和所有人問訊回禮,一路往回趕路,當然很快就到了寺廟裡。

“禪師好,請問,恩師現在何處?”

義淨見到慧力禪師,立即恭敬地問訊。

“師兄啊,他現在正在會客室內,剛才知客僧過來請師兄過去了,應該是有地方上有頭臉的人物來了.”

慧力溫和地笑著,和義淨回禮。

從義淨七歲入土窟寺,慧力禪師就和慧智禪師一起,對義淨照顧有加。

“感恩禪師!”

義淨雙手合十,回了禮,便匆匆向會客室走去。

平時,義淨並不熱衷會客,也不迴避會客。

他的恩師善遇法師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子,因此,他總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應酬,更常用詩詞歌賦和書法作品來答謝四方檀越。

善遇法師在他離開人世前,曾經做了一個很讓人震驚的舉動。

大約從善遇法師離開人世之前的一年開始,他命他的弟子們將他一生所寫的文章,包括他以前所讀的那些雜史、圖書之類的作品,全部蒐羅到一起,堆成了一個龐大的書山。

此後,他開始撕碎這些文章和圖書。

將它們慢慢變成紙漿,然後命人拉著紙漿送去給寺里正在製作金剛像的師傅們,讓他們將這些紙漿加入那些泥土中,一起製作金剛像。

善遇法師的舉動剛剛開始,就有弟子阻止他:“師父,咱們寺廟裡並不缺錢,要紙張,咱們可以用空紙。

這些包含了大量心血,毀了可惜啊。

要不,我們拿空紙跟您換這些文章和圖書,行嗎?”

善遇法師嘆了一口氣:“你們不知道啊,這些圖書和文章,我一直很努力對待,但我的時間和精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它們影響了,以至於我現在已快到大限,成績卻很少。

這些圖書和文章,就像飲鴆止渴一樣,它們指向的是危險的地方,很不好啊。

我自己為了學習這些圖書和文章,耽擱了佛教修行的正事,以至於小時感覺自己了了,現在卻發覺自己草草,真不應該啊。

明明有佛祖給我們這麼多優秀的路途可以行走,我卻沒有好好走,光顧著流連世俗的小文章小故事,著實不應該。

我自己已認識到不應該,自己都不願意繼續這樣浪費時間和精力了,怎麼能再將它們留給你們,影響你們呢?!(原話:耽著斯文,久來誤我,豈於今日而誤他哉!譬乎令餐鴆毒,指往險途,其未可也。

廢正業,習傍功,聖開上品,耽成大過。

己所不欲,勿施他矣。

)”弟子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都不再勸阻。

善遇法師在撕掉這些圖書和作品的時候,也不是全部都撕掉了事,而是在看到許慎的《說文解字》或其他和文字有關的內容,便會將義淨叫過去,對他說:“這些書留給你吧。

你已經讀了一些經史作品,認得不少文字,這些對你有些用處。

但是我要提醒你,你千萬要專心於佛教經典,不要被耽情於世間的文字,受到世俗的牽累.”

義淨很感動,規規矩矩地接受了這些圖書。

那一年,他才十一歲。

也就是在那一年,義淨隨侍在善遇法師身邊的時候,聽到善遇法師對慧智禪師講了一個佛門裡發生的趣事。

善遇法師說:“在長安,有一位很有名的高僧,前一段時間聽說他被一位學者勸誡了.”

慧智禪師說:“願聞其詳.”

善遇法師說:“那位高僧在接待了一批社會名流之後,與一位學者閒聊時感慨,以前總覺得當和尚清閒,於是選擇了出家,沒有想到,出家之後仍舊不得閒,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