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確實奏效。且不說宋人迷信,從占卜生意的火熱就可見一斑。李清照早負盛名,趙明誠在金石研究方面也頗有成績,女才郎也才,加上冥冥天意,在世人眼中也算是喜聞樂見的天作之合。

雖然有些殘忍,還是不得不說,如今看來,這只是一樁再普通不過的政治聯姻。而我在的那個時代,以自傳視角來解讀李清照的詞是主流,總將她的少女情懷與趙明誠聯繫結,因而催生出各式各樣的浪漫故事。

現在我甚至開始懷疑,那句傳唱頗廣的“賭書消得潑茶香”,會不會只是後人杜撰。

“我何時做過這樣的夢?!”大約在回來的路上已經聽了些閒言,趙明誠臉一黑,拂袖離去。

“三叔怎麼還生氣了?”趙蕙蘅摸不著頭腦。

“他害羞呢!”我笑道。

這樁軼聞算是為兩家的聯姻提供了合理的理由,只是可憐趙明誠,他這“一見鍾情,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夜有所夢”的痴人的形象,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正想得出神,正屋傳來一陣歡聲笑語,隨即緊閉的房門被推開,大伯母,兩位從嫂,還有我母親,十分親暱地簇擁著王大娘子往外走。

“看來是成了!”昭兒小小地歡呼一聲。

這事兒在我看來本沒什麼懸念,因此也沒怎麼驚喜。再說哲宗崩逝,兩人的婚禮恐怕是要等到下半年了。

雖然只是相看階段,我大伯母也表足了誠意。十個幾紅木箱子壘在門口,直到王大娘子點頭應許,才招呼人一個一個往李府裡搬。

“李清照呢?”我問。

她本該是今日的主角,卻遲遲未亮相。

“大約是在屋內呢。”有人回答。

我轉身向方才她們議事的正廳走去,剛走近就迎面和她碰上。

她面無表情,從衣著到妝容都比平日精細,一看就是為了此次相看特意打扮了。

我一眼就注意到她髮間那金燦燦沉甸甸的鑲嵌紅寶石金釵,在一眾色澤淡雅的絹花中尤為扎眼。

她也注意到我的眼神,面色一寒,劈手將那金釵拔下,藏在袖中。

“哎,你…...”

我還想說些什麼,她卻冷哼一聲,不顧我的呼喊,轉身走得飛快。

*章名出自《詩經・小雅》「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是迎娶新娘途中的賦詩。

*「詞女之夫」的記載出自《琅嬛記》。趙李兩家結親的緣由,是筆者根據歷史背景進行的猜測。

* 史實參考諸葛憶兵《李清照與趙明誠》。

* 繳簷紅:花絡罩起來許口酒、八朵大花、顏色鮮新的羅絹、八枚銀勝頭飾、、

回魚箸:淡水兩瓶、活魚三五條,筷子一雙

繳簷紅由男方送去,女方回贈回魚箸,算是許婚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