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二走到明月身邊。

調侃:“你就算把鐵球敲碎,也改變不了其屬性。”

“若是還不相信,你自已再拿鐵球與木球,做個實驗,也是一樣結果。”

周圍的孩子們,頓時躍躍欲試,明月看這麼多孩子也感興趣,就帶著他們一同前往。

塔上,無風,熱度,溼度等都無變化,趙明月維持好平衡後,按下機關按鈕。

塔上的孩子們,看到同一時間,兩個球落下,幾秒後,不出意外,差不多同時落地。

等明月下來後,宋小二解釋,木球受到了風的影響,才會有些變化。

明月聽後,一知半解的點了點頭,至於孩子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度,一半一半。

宋小二對實驗好奇度高的孩子,特意讓趙明月暗中記錄下來。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試驗結束,宋小二告訴孩子們,想知道為什麼,就在學堂中用心讀書。

告知孩子們,以後學習的書中,會有相應解釋。

宋小二為了防止,死讀書的現象。

鄭重的告訴孩子們。

“雖然,宋真宗所寫的《勵學篇》”

中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以此,激勵天下世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只靠讀書就能實現人生理想。

宋小二提高聲音喊道:

“可我,要告訴你們,書中或許可以告訴你們一些答案。

“若是書中找不到答案,你們又該如何?”

“或者,書中給了你們答案,可這個答案你們無法理解,或者無法運用,你們又該如何?”

“又或者,書中的答案錯了,你們又該如何分辨。”

“又要如何用什麼方法,證明自已的答案是對,證明書中的答案是錯。”

“就像今天,在你們的認知中,在現在擁有的書中,或許有答案。”

“但是,你們現在都明白,你們看到今天的實驗,代表著自已錯了。”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死讀書,讀死書,這是大錯特錯。”

“記住今天這句話,這句話將會伴隨你們一生,學堂中會逐漸讓你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當你們能熟練掌握,運用這句話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黃金屋”,“顏如玉”。”

緊接著,宋小二帶著部分對實驗感興趣的孩子們,再次登上高塔。

宋小二在高塔上,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降落傘,紙飛機,以及木製三角翼滑翔機。

“院長,這個是紙風箏嗎?可是這麼小,怎麼飛啊!”

牛昂走上前,指著紙飛機詢問。

10歲的王平,打斷牛昂的話。

反駁說:“這怎麼會是紙風箏,那個木頭鳥才是風箏”。

小姑娘沈佳撇了撇小嘴,滿臉嫌棄的看著這兩人,開口說:

“唉,虧你們還讀過聖賢書,連我這個還在讀蒙學的小姑娘,都知道木頭飛不起來”

“你們比我年長几歲,還能提這種幼稚言論,你們不會還沒放過風箏吧!”

沈佳的二妹,沈碧君開口附和:“就是就是,連我們姐妹都不如。”

……

宋小二看一群孩子爭論不休,並未阻止,爭論代表著不同看法,對科學啟蒙有重要意義。

爭論了幾盞茶功夫後,宋小二看了看天色,阻止了爭論。

宋小二,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停止爭論。

眾孩子看到院長髮話,紛紛停下爭論。

宋小二看安靜後,緩緩開口:“這個叫做紙飛機,也可以稱呼為紙飛鳥。”

“半圓形的物件,叫做降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