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即令就國。”

以鞏信為南路軍統帥,領五萬軍南下,陳大舉為偏路元帥,擊沱江、牛吼、南戎等蠻部,親領中軍越橫山關。

真臘于山間立關卡,設炮壘,太上揮師猛擊,旬日破八關,斬首萬餘,俘獲十萬。

二月,寧王率軍渡海,直擊暹羅。

時韃酋答剌麻八剌已定天竺,暹羅真臘皆附其尾翼,王師兇猛,兩國求援,韃酋派軍十萬以援。

四月,寧王部與韃軍對峙,鞏元帥穿山越嶺至韃軍後,前後夾擊,一戰二破。

王師高歌猛進,至冬月,全滅兩國,盡佔其城。

太上自領東南總督,劃其土為十三路,各設總管府治之。

九年,東南抵定,太上信守承諾,分封功臣,立大小國七十二,分土著俘虜百萬。

是年,鞏元帥上表致仕,詔令封建王,於南洲立國,太上以繳獲送行,計有金銀十萬,人口二十萬,又給諸皇子封國南洲者人口八十萬。

十年六月,萍宜鐵路執行良好,詔令建遼陽至和寧鐵路,並設鐵路司掌鐵路建設、營運、火車製造。

十一年三月,北海運河貫通,四月,工部上奏建長江大橋以貫通南北,五月,火力發電站建成,詔令設電務司。

臘月,太上回京。

十二年,詔令建三縱三橫鐵路,極北至極南,極東至極西,待成,天下如入羅網,不可分也。

十三年三月,大將軍謝先文統馬步軍十萬,兵發和寧,擊脫歡國。

孛兒只斤·脫歡,忽必烈第九子也,據藥殺水三千里而國,今國王乃其長子大章。

王師浩大,大章求援諸兄弟國,集兵二十萬陳於藥殺水,激戰三月,大將軍以偏師渡河,繞行兩千裡擊其後,聯軍不備,大潰,王師銜尾追擊,斬首萬餘,俘獲十萬眾。

十六年,脫歡國乃定,劃蔥嶺、烏滸、碎葉三路。

二十八年八月,鐵路建至安息州。

十二月,王師換裝。

二十九年正月,太上巡幸至安息州,遣人使天竺,索傳國玉璽。

時答剌麻八剌已病逝,其長子阿木哥不知天威,殺使者。

太上大怒,曰:“朕本不欲大動干戈,奈何賊抗拒天命,不得不擊。”

五月,集兵十萬,拜謝先文為元帥,轉進西南,攻天竺。

阿木哥自持兵多將廣,又有地利,陳兵八萬於白象堡以待,然王師皆後裝線膛槍,其射程遠,裝發快,精度高,而三十年間,蒙古兵備幾無變矣。

白象堡立於高山,牆以條石壘,高四丈,厚三丈,又有輕重火炮千門,然三日而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