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世宗實錄(五)

紹聖三年一月,太上守制出,歸承天府,帝郊迎。

前丞相、東海總督、陳靖王宜中同列,太上大悅,牽靖王登攆同行,進城,召華王應麟、直王文龍登在京老臣至紫金宮。

紫金宮立於山巔,道路沿山,太上令備車迎接。

時溧水電站已成,可亮電燈六千一八百十,皆裝於紫金宮。

諸臣至,太上令掌燈設宴,歡飲達旦,興盡而歸。

次日,華王以拼音字典進,太上親序,令刊行天下,為天下識字之基礎。

二月,蒸汽船成,請太上駕臨。

其皆鐵甲,可逆風行,劈潑斬浪只等閒,太上甚喜,名神龍,令巡四川以驗證效能。

逆流而上,依舊行船如飛,兩日夜至武昌,惜拋錨於江心。

太上曰:“利器新出,瑕疵難免,假以時日,大洋如天塹,往來無阻隔。”

令紫金宮設長江航務司,掌建船廠、航運事。

長江總管陳白條請移駕,太上聊發少年狂,與陳總管比試泅渡江面。

又兩日,船隻修繕完成,只嶽州停駐,登岳陽樓,作詩立碑。

是年,太上遍遊長江兩岸,所到之處必以詩詞記至,又令左右撰太上游記。

太上曰:“當火輪火車遍佈國家,百姓遠行便利,必願出油,此遊記當為天下指引。”

五年三月,詔令設皇家銀行,併發銀銅元劵,各值一百、五十、十、五、二、一,正面為太上象,背面為國朝風貌。

國朝銀幣銅錢精美,通行各國,外流巨多,國內錢幣已不足,百姓雖有擔心,依舊使用。

詔令:“以後民間納稅,皆以紙幣,各級官府不得阻礙。”

五月,詔令再減田稅半成。

六月,詔令建承天府火力發電站,詔令建江西路萍鄉至宜春鐵路,以便煤鐵東運。

十二月,日南路奏報,暹羅真臘滅占城。

帝曰:“占城,林邑縣也,雖為叛逆所據,仍為國朝舊土,暹羅真臘佔據,實乃藐視國朝威嚴,毫無恭順之心。”

遣使責問,令歸還其土。

太上聞之,令火輪鐵甲艦送,一月而至,未及靠岸,賊兵發炮轟擊,鐵甲艦中彈十五,無損,還炮二百發,毀其城而返。

六年二月,詔令雲南、廣西、九真聚兵四萬,寧、益等大小三十五國聚兵兩萬,將討暹羅、真臘。

寧王自請為帥,益王自請為總參謀,凌方舉自請為海軍總管,奏報至中樞,帝召集內閣商議。

太上聞訊傳書,欲御駕親征。

帝對曰:“國朝忠臣良將無數,實無勞動父皇之必要,且路途遙遠,氣候酷熱,多瘴癘,尤以瘧疾為害,父皇豈能冒險?”

太上曰:“國朝數百萬民移居各國,多安然無恙,世代相存,朕值壯年,豈懼困苦哉?”

帝苦勸,太上不耐,抽皮帶擊帝,帝不能反抗,只得同意,詔令廣東征兵兩萬,海軍出戰艦五百,並以上將軍程華定拱衛中軍,鞏信南下總帥陸軍,劉羽總帥海軍。

五月,太上南下,沿途投軍者絡繹不絕,太上令精挑細選,十中取一,八月至廣西,猶集兵十萬。

臘月,王師陸軍十六萬及海軍三萬齊聚日南路,各王公侯國集兵三萬並海軍一萬聚於益國。

益國者,金洲(蘇門答臘島)也,因盛產黃金而名,又據海峽之利,益王就國二十年,移民三十萬,同化土著百萬,與寧國並雄於南洋。

七年正月初五,太上誓師拜將,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土著不識天命,抗拒王化,掃蕩之。

南洋多有島嶼空置,亟待良主,待定東南,按功分配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