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在外間的綠菊下榻後再原地躊躇地轉了兩圈,沒能透過繪著煙山雲雨的屏風窺見動靜,又等了兩息,只好硬著頭皮往裡走去。

“主子,該起身準備去迎接新夫郎了。”

……

正月十五元宵過後,京城最近最熱鬧的事莫過於吏部尚書家嫡幼女娶夫這件事情。

幾個月前南平伯爵“狐狸換公子”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真公子剛回到京城認主歸宗,事情還未完全平息就傳出南平伯與吏部尚書結親的訊息。

眾人還以為宋小姐和顧公子這對才女佳人的姻緣斷不了,怎知伯府又傳出和宋家定親的不是原來的“顧公子”,是從鄉下找回來的“顧公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然沒有人見過真的顧三公子,可是有許多人見過幾年前就聞名京城的“顧三公子”。當年一首《贈友人詩》名揚京城,連宮裡的皇女們都有所耳聞。

而被找回來的顧三公子,誰人不知是從鄉間長大,必然是個大字不識、粗鄙不堪的鄉下莽夫一個。即使對方有著“伯府公子”的名頭,但是誰都知道必然是個繡花枕頭,哪能跟從小在伯府長大的“假公子”相比。

宋知茹宋尚書這回是要了面子,丟了裡子。

訊息傳來傳去,竟傳出“尚書家的小姐要娶一個悍夫”的流言出來。

這下子,京中無論是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有許多熱鬧看了。

首先是南平伯府的門檻被媒婆們踏破,然後是吏部尚書家閉門謝客。傳聞宋小姐害了相思病,躺在床上重病不起,從下聘那日起就沒再見過人。

百姓們一時間感嘆宋小姐痴心的有,唾棄她沉迷男女之情的有,暗搓搓說她不孝的也有。

大女子何患無夫。這才是這個世界的共識。

在宋臻不知道的地方,她在整個鳳陽朝的風評一度低到谷底。

二月初五這天,是個難得的好晴天。

宋臻剛升起逃婚的念頭就被綠菊撞見,一時間尷尬得腳趾頭扣地,起身不是,躺會去也不是,最後一咬牙,認命聽從宋家人指揮擺弄。

綠菊可高興壞了,連忙指揮丫鬟小廝們幫她家小姐穿衣洗漱,發誓要將她打扮成全京城最風流的新娘子。

七八個丫鬟小廝輪番上來撂倒,不僅將宋臻這身外皮從頭到腳在浴桶裡洗刷一遍,臉上還抹了面霜,一雙濃眉細細修剪,用細粉遮蓋眼底的青黑,抹上口脂增加氣色。

長髮用炭火烘乾,紮成馬尾,用鑲嵌珍珠的金絲冠和玉簪固定住。最後穿上那套上頭有繁複刺繡的大紅喜服,腳蹬一雙雲紋金線的黑靴,腰繫白玉雙魚玉佩和前幾日顧府送來的深藍色綢緞荷包。

別的不說,換上這身行頭,即使長得泯然眾人也會是這條街上最亮的崽。更何況原身的身材高挑外貌清秀,這身行頭襯得她面如冠玉,宛若一棵筆直高挑青翠欲滴的小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