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環希爾頓酒店。

吳光耀、吳顯朔、馬世民代表吳氏家族,紐壁堅、鮑富達、西門·凱瑟克代表怡和與置地,正在一包間密談。

紐壁堅身兼怡和、置地兩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鮑富達為置地總經理;

西門·凱瑟克是去年(1982年)從澳洲來到港島,目前是怡和的執行董事,負責該集團的國際事務。

這次密談,是吳光耀主動發起邀請,打算試探一下關於置地出售的問題。

此時,怡和集團內部正是激流暗湧的時候,凱瑟克家族正在逼迫紐壁堅下臺;

早在1981年,凱瑟克家族與紐壁堅的權利爭鬥,已經表面化;

當年董事會上,就曾醞釀讓紐壁堅倒臺的暗潮,不過其後雙方妥協,紐壁堅得以繼續連任四年;

不過現在置地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凱瑟克家族當即要求紐壁堅提前離任。

吳光耀首先開口說道:“這次邀請三位來,我是想詢問一下,怡和可否將置地出售於我?”

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吳光耀直接道明瞭來意。

作為怡和、置地的大班,紐壁堅沒有說話,反而將目光望向西門·凱瑟克;

從這一點來看,紐壁堅也深知自己無法在怡和立足了,下臺只是時間問題了。

西門·凱瑟克聞言,也沒有憤怒,略帶平靜的語氣說道:“吳先生打算以什麼價格,收購我們手中的置地股份?”

見西門·凱瑟克如此冷靜,吳光耀並無意外,曾經大學時代的西門·凱瑟克是一位中二青年、一位憤世嫉俗的現代嬉皮士;他在大學只讀了一年,便叫同學把他裝在棺材裡,然後抬出校園;氣得老凱瑟克大發雷霆,罵他‘孺子不可教也’。

往往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小孩,最終更能取得成績,如今的西門·凱瑟克做事,怕是比他哥哥更勝一籌。

吳光耀笑著說道:“就以股市暴跌前的置地最高市值80億港幣計算,我們再溢價30%如何?”

西門·凱瑟克說道:“吳先生倒是很誠心,不過市值可不能體現公司的實際價值;不然,由我們怡和按照260億港幣的價格,購買長江實業如何?”

吳光耀自然不會答應,凱瑟克家族未必拿的出,但吳氏家族在英國有個仇人,誰知道會不會參與此事。

吳光耀笑著說道:“怡和不虧是百年集團公司,實力不容小窺!其實,我並不是因為怡和和置地落難了,才來和你們講數;而是我覺得你們對大陸不夠信任,英國又有意退出香港,我才來和你們講數。”

英國有意退出香港,並不是什麼秘密,只不過英國喜歡講點條件而已!

但恰恰是那些條件,大陸不可能接受。

西門·凱瑟克說道:“吳先生可真喜歡道聽途說,我們怡和任看好香港的發展。”

馬世民見吳光耀好言相勸,西門反而油鹽不進,於是裝起了惡人;

“各位,據我們所知置地的債務高達130億港幣,光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能買一幢樓。不僅如此,置地和怡和因為是‘連環船’,如今置地發生財務危機勢必會連累怡和,將怡和的利潤吞噬的乾乾淨淨;進一步來說,置地和怡和的連環船並不是毫無破綻,反而‘兩極必反’‘一損俱損,一傷俱傷’”

西門·凱瑟克皺皺眉頭,對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顯然有些勢在必得!

而置地和怡和的連環船看似牢靠,確實也有破綻;

收購戰爆發時,收購方可以向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申請禁令,禁止被收購方行駛所持互控方股權的投票權;這樣,等於解除‘連環船’間的鐵鏈,一對一進行收購與反收購;

若收購方申請獲得透過,怡和、置地互控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