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洛含笑道:“此乃‘手電筒’,可於黑夜照明,按此一鍵,便可發光。”

說著,他在手中輕輕一按——

“嗡”的一聲輕響,一道白亮的光柱陡然射出,如一柄利劍刺破虛空,照在對面玉、柱上,晃得人睜不開眼。

“啊——”一名近旁太監驚呼一聲,連退兩步,直撲倒在地。

其他人也是面色驟變,有人倒吸涼氣,有人乾脆拔劍相向:“妖法!”

“且慢!”一名冷靜的大臣抬手製止,“此物若真是殺器,怎會光明正大於大殿中展示?”

“不是殺器。”安洛拱手解釋道,“此物並不傷人,僅可照明。於夜行山路、深夜書寫極為有用,是我們獻給陛下的禮物。”

眾臣面面相覷,議論紛紛。有人悄聲道:“這難不成是什麼仙法?”

也有人沉聲道:“應當是騙子的戲法!”

安洛耐心道:“這只是一件燈具,此等物件不算貴重,若陛下同意我們的經商條例,可以派人到我們那裡去學這燈具的製作辦法。”

幼帝自始至終未多言,此刻才低聲開口:“你們那邊,都用這種‘小燈’嗎?”

安洛微笑點頭:“舉國皆有。”

“那……那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難怪秦將軍去了也不回來。”幼帝喃喃道。

此話一出,眾臣皆默。

宴後,使團在王都暫留數日。

使臣送來的手電筒很多,期間,命工匠拆解手電,觀其構造,但工匠百思不得其解,又怕擅自拆了壞了貴人的物件,一個個都不敢動。

小小一物,引發滿朝震動。

布匹、鏡子、紙傘皆屬食用之物,雖精巧,卻不及手電筒帶來的震撼。

哪怕宮裡的訊息鎖得很緊,但百姓還是知道了使臣們送過去的東西,也開始議論紛紛:

“聽說這幫子怪人送了件寶物,可以在夜裡發光,亮如白晝。”

“是不是真仙下凡,送來神物?”

“若能用此物照夜,咱們夜裡看書繡花都不怕了。”

“那也是貴人用的,怎麼輪得到咱們呢?”

“可是那些使臣說了,可以去他們那裡學。”

而這些議論,正是使團希望看到的開端。

不是仙人,而是文明。

不是神蹟,而是進步。使團帶來的,不僅是禮物,而是一次悄然的改變。

這一年,被大晉史官記為:“海使入京,獻光於朝”。

起初人們只當是奇談,卻不料這成為日後新紀元的開始。

使者出使了大晉後,轉頭又去了大梁,那邊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手電筒的加持下,使團和兩國很快簽訂了條約。

兩國派人去那邊學習新知識,學習手電筒是怎麼製作的。

使者團則是派自己的人過來,在大晉和大梁境內勘測,找到合適的礦產,他們會在通知王都以後開採。

本來朝廷對這個礦的定義還有疑惑,擔心他們來挖什麼鐵礦金礦,在使者團明確地說他們只是衝著一些石礦和一些植物來的以後,朝臣們再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