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自己的身份。在秦王政身邊做事越久,趙高就越不想阿正發現他的身份。他希望在阿正心裡,高兒永遠天真純樸。

“王上,呂相此舉,多有逾越。”趙高撇除雜念,沉聲道,“尤其今日貼出的《貴公》一篇,其中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特意討好民眾,以博虛名,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趙高打小就對那個呂不韋印象非常不好,可以說阿正擁有悲慘的童年,呂不韋算得上是始作俑者。

“莫急,《呂氏春秋》成稿之時,呂相就送過來了。孤看過幾遍,寫得甚好。”秦王政不以為意地揮了揮手,一邊說一邊放下手中的書簡,拿起另一卷文書,提筆批註。寫了幾筆後,又覺得自己一時興起模仿了趙高的筆體有些不倫不類,便拿起手邊的書削把剛寫完的字刮掉。

趙高看著他用書削,想起了呂不韋那種莫名的自信,補充道:“宮門前懸掛的那枚鎏金削,都沒有開過刃,連指尖都劃破不了,更遑論竹簡了。那呂相,分明就是篤定了沒人敢上前提出異議。”

秦王政放下書削,淡淡道:“一字千金,呂相此舉,引天下英才來秦,豈不妙哉?”

趙高細察阿正的神色,發現他確實是毫無一絲不悅的痕跡,才並未多言。不過確實靜下心來想想,呂不韋一字千金此舉,看似風光,實際自毀名聲。《呂氏春秋》的正文他也曾看過全篇,因為是許多門客編纂而成,其中所表達的理念多種多樣,甚至還會自相矛盾。而除了政論之外,《呂氏春秋》包羅永珍,其中還有天文、地理、農學、養生、音樂、經濟等等雜學,難以成為驚世鉅作。

而且呂不韋就算名聲再響亮,也不可能威脅到王位,所以阿正才沒把他放在眼裡。

趙高這麼一想,便釋然了。當初暗害阿正的兇手,並不是呂不韋,而是另有其人。

“王上,成蟜於屯留叛秦降趙。其侍女改嫁前,產有一子留於宮中。”趙高壓低了聲音彙報道。成蟜是異人回到秦國之後所生的孩子,是阿正同父異母的弟弟。若說整個秦王宮,誰最想阿正莫名其妙的死去,那肯定就是成蟜了。在阿正沒有回秦國之前,成蟜才是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繼承人。

而經過調查,多項跡象表明,成蟜就是阿正屢次遭受暗殺的幕後指使人。

阿正在確定之後,並未對成蟜做什麼,而是派他出兵攻打趙國。沒想到成蟜見勢不妙,不想莫名其妙地死於亂軍之中,索性在屯留直接叛秦降趙。

這倒也去除了一個心腹大患,只是趙高留意到成蟜叛逃之後,還有個孩子出生。不知阿正是否要斬草除根。

“無妨,一稚子爾,又有何懼。”秦王政輕描淡寫地說道,繼續提筆批註。

趙高確定阿正是真沒有把那個孩子放在眼裡,便也不再多言,由著後者自生自滅。他沉吟了片刻,不知最後這條情報如何開口說起。

“支支吾吾,還有什麼要說的?”秦王政並沒有抬頭,卻像是腦袋上長了眼睛,看得到趙高為難的神情。

“王上……太后在雍城……又誕下一子……”趙高斷斷續續地說著,實在是不知該做什麼樣的表情。

“啪!”秦王政手中的竹簡直接被他按斷了一支。

趙高深深地低下頭去。

在異人,也就是秦莊襄王死後,趙姬成為了秦國王太后。年輕寡居的她不甘寂寞,又與呂不韋舊情復燃,私通宮闈。呂不韋不堪趙姬痴纏,怕惹禍上身,乾脆安排了一位天賦異稟的男子用太監的身份進宮,伺候趙姬歡心。趙姬也是深宮寂寞,這位名叫嫪毐的男子使出渾身解數,哄得趙姬賜他侯爺身份潑天富貴還不算,前兩年竟讓趙姬心甘情願地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為了掩人耳目,趙姬帶著嫪毐和那孽子遷到了陪都雍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