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住著道士,其實也只一師一徒二人而已,經常一人外出化緣,一人守廟,偶爾會有山下村裡的百姓送點米麵糧油。

道觀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墳冢,據老道介紹,這裡面埋葬著伯夷、叔齊二人,他們世世代代守在這裡。

三代以前的祖師還是伯夷他們的後代,到了那一代因為涼州大亂,道觀實在破落,沒錢娶妻生子,便改了十幾代人的規矩,開始收徒傳道。

誰也不知道他們這近乎一脈單傳的師徒之間究竟有什麼傳承,只是據山下村裡的老人說,每一個道長都很長壽,最短也能活過七十,最長的活了一百二十歲。

最近一段時間,這座道觀忽然變得熱鬧起來,先是來了一支五六人的馬隊,兩名少年公子,還有幾個隨從。

這些人在觀內一住就是半個多月,看那些人都衣著華麗,甚至有些布料這裡的百姓從沒有見過,簡直和傳說中的神仙一樣。

半個月之後,陸陸續續又來了幾批人,有人騎馬,有人駕車,也有人徒步而來,不僅讓這個零落的道觀熱鬧,整個偏僻的村莊也熱鬧起來。

人們都在紛紛觀望,打聽猜測著這些人的來歷,但這個與世隔絕,幾乎蔽塞的地方,又能打聽到什麼有用的訊息?又過了幾天,在最後一批是個打扮怪異的壯漢到來之後,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山上歡笑了三天,終於離開了那座道觀。

道觀的東牆上畫著四副畫像,道長和當地百姓都供奉為山神,正是孫玉陽父子四人。

臨走的時候,其中一位公子指著那些畫像搖頭笑道:“你們畫的這些人,沒一個像的.”

道長冷笑道:“公子雖然身份高貴,但你也未必就見過開國公,怎麼敢說老道畫的不像?”

那公子笑道:“別的暫且不說,開國公的鼻子為什麼這麼大?這明明是蒜頭鼻嘛!”

“放屁!不許汙衊開國公!”

老道長很生氣,竟然不顧修行破口大罵,怒道:“公子懂什麼?這叫做獅鼻,是武將富貴之像,而且鼻子大的男人,通常本事也大——開國公的本事有多大,不用老道多說了吧?”

“好好好,道長說得有理!”

那公子無奈抱拳道:“這一個月多有打擾,留下的那些銀票好好修建道觀,也算是我對二位先賢的敬畏.”

道長問道:“公子到底如何稱呼?這功德碑上,老道也好為你留名啊!”

卻見那公子笑著擺擺手,翻身上馬,帶著一群人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