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陽山會合的正是孫安和朱志行等人,從天水到這裡兩百多里,極為方便。
渭源處於隴西郡要道,從漢中往西涼的商隊基本都要在這裡休整,再順著洮河前往金城。
首陽山十分偏僻,當年孫世勳帶兵經過這裡,見此地山青水秀,與外界又封閉,曾駐軍半年,樓蘭人居然一直沒有查到訊息。
所以孫安把會合的地點選在了這裡,孫玉陽把巴魯、徐寧等人調到南陽之後,他們從南陽到漢中,再從漢中到隴西來會合。
當然選擇在這裡見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孫安要奉命去聯合逃往到這裡的羌人,把整個羌人部落聯合起來,對付湟中的鮮卑人。
早在大漢時期,羌人的分佈最廣,部落也極其繁多,他們與匈奴人不斷侵擾大漢邊境。
漢武帝設定河西走廊四郡,就是為了隔絕匈奴與羌人的聯絡,不讓他們聯合騷擾大漢。
經過千百年的變遷,強大的匈奴早已沒落甚至消失,羌人也在大漢王朝的威懾下不斷內遷歸附。
到了漢末時期,羌人主要分為東羌和西羌,進入中原的東羌與漢族雜居、通婚、融合,由放牧轉為耕種,逐漸融入了大漢。
甚至有傳言說,大秦國王李氏一族,他們的祖先中就有羌人的血脈,所以秦國對於羌人的政策一向都比較優待。
而沒有進入中原的西羌,各部落遷徙遊牧,散佈在西北、西南地區各地,在西域崑崙山北麓有偌羌,北麓有發羌、唐羌等等。
主要的羌人都活動在湟中一帶,這裡成為他們的領地,諸多的羌人部落在這裡繁衍生息,成為他們最後的一片淨土。
但後來鮮卑慕容部被柔然人趕過祁連山,他們又趕走了這裡的羌人,建立吐谷渾國,讓本就衰落的羌人雪上加霜。
如今的羌人可謂支離破碎,分散在益州和涼州各部,要不是秦武宗對他們寬仁,給予安置,幾乎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地方。
這一次孫安組建的商隊,可算得上是一支特種兵,幾乎什麼樣的人才都羅列一遍,再加上巴人和熊大熊二挑選的隨從,最終選出了三十幾個人。
雖然秦武宗讓他商隊人數不超過五十就行,但對孫安來說,人數多並不一定有優勢,有了這些人,再僱兩輛馬車趕著,也就差不多了。
這些人除了安國公的孫子朱志行和翻譯赫連興是太子介紹之外,其他人都是孫安自己挑選的。
護衛袁劍自不必說,司長命、黃一平、徐寧、巴魯這些都是老部下,荊州幾場戰鬥相處下來,都值得信賴。
除此之外,還有趙東來的兒子趙勝和蒲鴻信的兒子蒲漢平,這是孫玉陽特別交代要帶在身邊的,也是為孫安培養勢力。
一個要上戰場的大將,如果身邊沒有幾個可信任的部下,很容易會被架空,出兵打仗不能服眾,就註定會失敗。
除了這些文武之外,孫安讓趙寒夜推薦了兩個身懷絕技的江湖人,畢竟這一趟是以走江湖為主,沒有這些人很多事情都吃不開。
司空夜是中原神偷,妙手空空從不失手,輕功、暗器和機關都十分精通,另一個人名叫王恆,這個人能和鳥雀溝通,學鳥叫惟妙惟肖,透過不同的叫聲來讓鳥兒幫他做事。
還有一個特殊人物,是來自南中蠻人部落的馴獸師,據說是祝融氏的後代,名叫祝融喃,李雲夢救過他的命,一直想著要報恩。
但李雲夢堂堂郡主,身份尊貴,基本衣食無憂,又精通醫術,哪裡會有什麼機會讓他報答?這次孫安遠行,要去地廣人稀的崑崙山,李雲夢馬上想到這個特殊的人,派人把他請來跟著護送孫安。
因為大家是在首陽山會合,孫安給商隊起名叫首陽號,由他和朱志行當大掌櫃、二掌櫃,司長命為師爺、黃一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