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用完早飯後,雨也沒有要停的意思。

於是大家提議,正好也走了那麼些天了,又這麼大雨,就在山洞裡休整一天,明天再繼續趕路。

李班頭和沈熠商量了下,便同意了。

大家都鬆了口氣,誰也不想下雨趕路,就連衙差和幾個已是明衛的暗衛也不想下雨天牽著騾子穿梭在山林裡。不過有幾個倒是戴上了帽子披上了桐油布往山林裡去了,反正說是去獵物。

雨也不是一直這麼大,偶爾停一下,又再下,時不時還有大風颳來。

留在山洞裡的大家難得悠閒下來。山洞裡生了幾個火堆,所以裡面的空氣倒不會很潮溼了,而且因為洞口大,山洞裡柴火堆裡升騰起來的煙火氣也不會燻人。

林氏和王妃廖嬤嬤拿出衣服縫縫補補,最近穿的衣服不少被叢林裡的荊棘樹枝劃破了,髒了的也用雨水洗了架在火堆邊烤著。

沈熠和沈潤則分別帶著兩個小糰子在背書。

宋思思則在教沈怡琳和麵做鍋貼餅。是的,閒到做點吃的打發時間。

玉米麵和白麵各倒了一半在大盆了,宋思思還偷偷加了點酵母進去,然後倒入溫水,加入三顆雞蛋,一勺豬油,就讓沈怡琳開始用手揉,使勁揉。

揉到麵糰表面光滑後,再將麵糰揉成小麵糰,擀成薄餅,切成小塊就先放在一邊,教沈怡琳煮大米飯。

這個倒是很簡單,淘米放水,這些天來,看都看會了,就是還掌握不好放多少水而已。

在沈怡琳多次追問下得放多少水後,宋思思最後以一句憑感覺結束了這個說不清楚的話題。

火也燒起來後,把剛才的麵餅沿著鐵鍋上圍貼上一圈,然後蓋上蓋子,這樣既能蒸飯又能得到一圈鍋貼餅子,一次搞定中午晚上的主食。

主食上鍋後就要開始炒菜了。

剛才放晴的一陣子,宋思思正在山洞外徘徊,準備想看看一些枯木上有沒有木耳。結果木耳沒看到,居然在一個小土坡上,看到了雞樅菌,而且還不少,足足有十幾頂,這可真是捅了雞樅菌的老窩了。而且都還不小,且巨新鮮,感覺就是剛冒出土不久的!宋思思偷偷放了五頂雞樅菌回空間,空間有保鮮效果,放多久都和剛出土一樣新鮮。

真是太驚喜了,這可是雞樅菌啊!能鮮掉牙齒的雞樅菌啊,可惜沒有新鮮的豬肉,要是有,滾一鍋豬肉湯,那可是太好喝了。

雞樅菌認識的人就比較多了,連王妃和林氏都知道這是可以吃的。不比得那天採摘回來的,一堆雜七雜八的,還有顏色,看起來就像是有毒的。雖然最後事實證明確實沒毒,但一開始看起來就不像沒毒的。

雞樅菌清洗掉表面的泥土後,也切成了片狀,備用。

是的,條件有限,只能又是炒臘肉,雞樅菌炒臘肉。

秋雙取了一塊臘肉出來先泡在水裡,洗去多餘的鹽分後切成肥瘦均勻的薄塊。切完臘肉後,又按照姑娘的吩咐,取了一大塊老薑出來,先削下一層薄如蟬翼的外皮,而後在菜墩子上“鐺鐺鐺”開切。

片刻的工夫,那塊老薑在秋雙的手底下就成了一灘細細的碎末兒,隨後菜刀一橫一抹,那薑末兒一粒沒漏,都被她盛到粗瓷大碗裡。

秋雙這一系列的動作行雲流水,把在一旁燒著火的石青都看愣了,沒想到這丫頭看著黑壯黑壯的,但是這刀工卻如此細緻。

在秋雙賣弄刀工的時候,宋思思把十五個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離了,都沒有打散,又取了已經煮好的五個鹹鴨蛋的蛋黃。

等秋雙的姜粒切好後,往裝著姜粒的粗碗里加入兩勺醬油,一勺黃酒,四勺米醋,一勺澱粉,攪拌均勻。

等炒鍋燒熱後,宋思思下入一大勺豬油,等油溫三成熱得時候就把蛋清下去,等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