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民生之事,邀約一些大儒有才學之人撰稿。一份報紙定價二十文錢,裡面包括撰稿人的潤筆費用,還有報紙的成本等等,經過報童在大漢來售賣,如此以來我們就掌控了所謂的輿論。”趙楠補充道。
黃承彥聽後,捋著鬍鬚明白了趙楠的用意,說道:“老夫明白了,就例如這次曹孟德往咱們身上潑髒水,咱們就能用報紙來回應他。”
“果然是薑還是老的辣,岳父一語中的,來可以配上一些插圖。我也已下令製作銅字活字,這樣一來活字就更利於儲存。”
“那些書局跟報社,興邦打算如何命名?”蔡邕問道。
“書局就叫興華書局,報社就名興華報社,所發報紙叫興華報,以後銷量有了還可以再創辦其他的報紙跟書局。”
十幾日後,《論語》、《孟子》、《左傳》等書籍被定價為兩個銀幣擺上了萬物商行的貨架,一時間讓寒門子弟可以不用在去借閱世家書籍來抄寫,這讓趙國境內的世家門閥頓感以後寒門子弟的崛起已是勢不可擋。
而不久後的報紙更在民間掀起一番風浪,在長安城的一個茶館內,茶館的說書先生今天並未開場先繼續前文,而是拿起一張報紙讀起來,臺下的聽客也靜心聽講。
“原來那盜墓是曹魏所謂,竟然汙衊我王,當真是厚顏無恥之輩,挖人祖宗墳墓,真不怕天打雷劈。我王治下百姓富有,兵強馬壯怎可幹那如此之事。”一個聽客聽後忍不住拍案而起。
而有的聽客則聽到萬物商行在上面登的廣告,得知一本書籍竟然兩個銀幣,頓時大喜,“我等寒門子弟再也不用去厚臉求書來抄閱,我王聖明。”
而報紙在魏、蜀、吳、楚等地傳播後,劉備、孫策跟曹孟德連忙下令查抄報紙,但第一份期刊已在民間流傳,天下百姓盡知盜墓真正是何人所謂,但天下百姓只笑那些世家門閥,因為尋常百姓家的墳墓是沒有盜墓賊來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