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趙楠最近在等大炮的製造,各地大軍轉為防守積蓄力量。趙楠更多的經歷轉到科學院內。

在趙楠跟黃月英的支援下,科學院製造出了水車跟風車,當水車架在河邊不斷的轉動,將河中之水引入到水渠之中。

科學院則利用水車提供的水力,在水流湍急處架設水車,利用水力鍛打兵器鐵甲。

遠離河邊的農田得到了灌溉,一時之間趙國之地河邊或者官府出資或者百姓自籌,還有鄉紳自建,林立起一架架大同小異的水車。

有的地方百姓利用大水車將河水引入到大水渠中,而後挖掘了支渠,發明了腳踏水車,將乾渠之水引入支渠之中。

為了防止乾旱時節無水灌溉,趙楠下令官府出資幫助百姓挖水井,發明手搖水車從井中汲水灌溉農田或者飲用。

在風大地方建造風車,利用風車給穀物脫殼,甚至鍛打兵甲。民間的工匠受此啟發紛紛製造各種的風車。

時間到了公元209年,首先在趙國的幷州、冀州、司隸等地出現連續兩個月未降雨水,百姓心憂田中禾苗,幸虧有之前建造的水車跟挖的水井,大大緩解了災情,但也是有些地方陷入旱災之中。

趙楠下令從漢中之地運輸糧食前來賑災,而曹魏一時間還未受到波及,孫策跟劉備地處江南並無旱情,有些搬著小板凳看熱鬧的心態,製造流言蜚語。

沒多久曹魏之地也受到了災情,但由於之前世家門閥心疼花費,沒有建造水車,而普通百姓更是無力建造。曹魏屬地開始災情越來越嚴重,只好求助於孫吳,利用手中的物資交換。

趙楠下令讓海軍從濟州島跟百濟運輸糧食過來,加上百姓大面積種植的紅薯跟土豆還比較抗旱,趙國境內百姓並未出現流離失所逃難的現象。

反倒是相鄰的魏國逃難的百姓想湧入趙國,卻被邊界上的魏軍設卡攔截。為此暗衛聯合錦衣衛化妝成商人,賄賂魏國邊界的將領,使一部分百姓還是逃進趙國。

曹孟德此時不僅要應對盜墓之事的餘波,還要解決乾旱糧草的問題。在用物資同孫吳還有劉楚交換後,仍不能滿足境內百姓所需,而世家門閥又是其依靠,所囤積的糧草有捨不得拿出來。

孫吳跟劉楚又提出用戰馬來交換糧草。如今魏國自己的戰馬都不夠用,怎麼可能捨得用來交換糧草,這讓曹孟德頭疼不已。

杜襲獻策,“大王,如今孫吳跟劉楚只想趁機削弱我們,何不趁機答應給孫吳,卻暗中劫掠交易,讓孫吳用糧草贖回。”

“但孫吳如今跟我們是盟友,一旦孫吳跟趙國聯合進攻我們,我們魏國就更是艱難。”曹孟德說道。

“大王,屬下再補一策,曾在汝南有一支黃巾餘孽,首領是劉闢跟龔都,兩人頗有些武藝,二人曾是張角下面的渠帥。”賈逵說道。

“若能招降二人,給他們補充軍械讓二人前去劫掠孫吳的九江以及丹陽郡,還可以率軍出來搶劫我們同孫吳的交易,如此以來就可以獲得糧草,而又不會被孫吳找到藉口。”賈逵繼續補充道。

曹孟德聽後覺得可行,於是讓賈逵前去招降劉闢跟龔都,二人如今手下號稱有大軍十萬,但出去老弱後僅有青壯三萬,但遇到當下的旱災雖然劫掠了幾個世家但獲得糧草仍不富裕。

劉闢跟龔都知道自己當下早晚有一天要麼歸順一方,要麼就被滅亡,而二人習慣了散漫自在,對歸順趙國後的軍紀有些犯怵,而之前劫掠的是孫吳治下的世家,等於又絕了投降孫吳的可能。

見到賈逵到來,並沒有讓賈逵多費口舌,兩人便答應了暗中投降,同時賈逵也完成的承諾給二人補充了一部分軍械,為了保證行動能夠實現。

賈逵請求曹孟德後,調來牛金跟一批校尉潛藏在劉闢、龔都的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