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英俊君主,正端坐在太和殿的寶座上,那氣場,簡直就是霸氣側漏!他接受了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一大幫王公貴族、文武官員的叩拜。這排場,真是讓人看了都羨慕不已啊!
這位新的天子,就是後來在位最久、壽命最長、對中國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哎呀,這名字,一聽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後來呢,弘曆還被尊諡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簡稱純皇帝,廟號高宗。你看這名字,長長的,聽起來就特別厲害!清代的官書、筆記、文集都稱他為純皇帝、純廟、純皇和高宗。蒙古王公更是尊敬地稱他為“大皇帝”,西藏達賴喇嘛也敬書“大君”。而民間呢,一般都習慣稱其為乾隆皇帝、乾隆帝,有時候也簡稱乾隆。
不過啊,話說回來,雖然弘曆因為父皇雍正帝剛剛十日前逝世而心情有些悲傷,但一想到自己現在肩負重任,成為一國之君,那可是啥悲傷都得放到一邊去。他得全心全意治理國政啊!於是呢,他首先就得全面、正確地認識祖宗留下的“遺產”,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採取明智的方針和政策,解決存在的問題,讓大清國更加鞏固、更加富強。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但你看人家弘曆,一臉淡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乾隆皇帝弘曆這小夥子,可是個明白人!他老爹雍正帝胤禛可是個拼命三郎,做事勤勤懇懇、一絲不苟,整個一工作狂。弘曆呢,雖然對老爹的勵精圖治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他覺得老爹的方法有點過時了。你說這皇帝當得也不容易啊,一邊得想著怎麼把國家治理好,一邊還得想著怎麼平衡各種關係,這腦瓜子得轉得多快啊!
所以呢,弘曆一登基,就決定要搞點新花樣。他覺得治國這玩意兒,不能一味地嚴酷、繁苛,得有個度。於是呢,他就提出了“政尚寬大”的方針。哎呀,這方針一出來,整個朝廷都沸騰了!大家都在想,這皇帝是不是吃錯藥了,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寬容了?
但弘曆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很快就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讓這個方針落地生根。比如說,他減少了各種繁瑣的法令,讓老百姓喘口氣;又比如說,他降低了稅收,讓老百姓手裡有點閒錢;還有啊,他對那些被老爹嚴酷對待的官員們也寬容了許多,讓他們有機會重新做人。
這樣一來呢,整個朝廷和民間都活躍起來了。大家覺得這個皇帝挺靠譜的,知道疼惜百姓、關心官員。當然了,也有那麼些人心裡犯嘀咕,覺得這皇帝是不是太隨和了,會不會把國家給弄垮了?但弘曆心裡有數,他知道治國得靠大家齊心協力,不是靠一個人就能搞定的事。
雖然弘曆對老爹的嚴酷手段和政令的繁苛很有意見,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讓大清國更加富強、更加和諧。這皇帝當得,可真是有水平啊!
這乾隆皇帝弘曆,真是聰明絕頂啊!他老爹雍正帝那套嚴酷繁苛的治國方法,雖然一度讓大清國走上了正軌,但也留下了不少問題。你想啊,從嚴酷到寬容,從繁苛到寬鬆,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啊!
那個時候,清朝的皇帝們都特別講究“敬天法祖”,就是說啥事兒都得按照老祖宗的規矩來。他們一個勁兒地誇自己的老爹雍正帝多麼多麼英明神武,好像自己是跟著老爹的腳步前進似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你說要指責老爹的錯誤,那得多大的膽子啊!搞不好就被扣上個“不孝”、“擅改祖制”的大帽子,那可就慘了。
特別是弘曆剛剛登基,他老爹的那些老臣子們一個個權勢熏天,都是靠著老爹的嚴酷政策升官發財的。你說這些人能輕易放棄自己的利益嗎?他們能跟著弘曆一起搞“寬大”政策嗎?這可真是個大問題啊!
不過呢,弘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