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啊,當時的弘時可沒那麼好對付。他性情放縱、行事不謹讓雍正帝非常不滿。相比之下,弘曆就顯得格外優秀了。他不僅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還特別會討人喜歡。所以啊雍正帝對這個兒子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喜歡。
於是啊在雍正帝的悉心培養下弘曆逐漸成長為一位傑出的皇子。他不僅精通文武之道還善於處理政務和人際關係。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弘曆順利繼承皇位,成為了乾隆皇帝,開啟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親自寫下了一份立儲密旨,指定弘曆為繼承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關乎大清江山社稷的大事啊!雍正皇帝可是慎重其事地把這份密旨藏在了一個叫做“鐍匣”的神秘盒子裡,然後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面。
哈哈,你別看弘曆小小年紀,他可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哦!他六歲就開始學習漢字,九歲開始讀書,十四歲就開始寫文章了。他的書房裡堆滿了四書五經、《性理大全》、《資治通鑑綱目》、《大學衍義》、《古文淵鑑》等各種經典書籍。他可是把這些書都讀了個遍,肚子裡的墨水多得都能寫出一本小說了!
當然了,有了這麼好的爹,弘曆的教育自然也不能落下。除了原來的老師福敏,雍正皇帝還給他找了一大批著名文臣,比如朱軾、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蔡世遠等等。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大儒,他們教弘曆文化知識和儒家經典,簡直就是豪華陣容啊!
而且哦,雍正皇帝還特意找來了宗室重臣允祿、允禧等人,教弘曆火器使用和弓馬騎射。這可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那麼簡單,還得學一身武藝,文武雙全才是最好的!
在雍正皇帝的精心培養下,短短几年的時間,弘曆就精通了滿、漢文,還學了一身武藝。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皇帝“再期忌辰”,弘曆第二次替父“祭景陵”,這可是一次很重要的任務哦!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弘曆和出身滿洲名門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富察氏結為夫妻,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一年,三阿哥弘時因為放縱不謹被削宗籍,這樣弘曆就再也沒啥競爭對手了!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啦!這一年,弘曆的嫡子出生,雍正皇帝親自給這個可愛的小傢伙起名為永璉,這個名字可不僅僅是隨便取的,它隱含著繼承皇位的意味哦!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弘曆把自己的論賦詩詞整理了一番,編成了十四卷的《樂善堂全集》。
不僅如此,雍正皇帝還找了一大幫人來給這本書作序。這可不是隨便找的人哦,有弘曆的弟弟弘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等。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大佬,他們給這本書作序,可見這本書的分量有多重!到了第二年,還有朱軾、蔡世遠等大儒給這本書作序。這可真是眾星捧月啊!
雍正皇帝這麼一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為弘曆繼位做輿論準備。不僅如此,雍正十一年,也就是1733年,雍正皇帝還封弘曆為和碩寶親王,讓他參與處理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平定貴州苗民起義等重要政治軍務。這可是個大任務啊!不過弘曆也沒有讓雍正皇帝失望,他表現得非常出色,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
在雍正皇帝的悉心培養下,弘曆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從政能力也很強。他經常奉命去祭陵、祭孔、祭關聖帝君、享太廟、祭地、祭太歲、祭大社大稷等等。這些活動可不是隨便參加的,它們都是代表著皇家權威和傳統文化的象徵。看來啊,這大清江山註定是要落在弘曆手裡了!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九月初三日清晨,北京紫禁城內那可真是熱鬧非凡啊!為什麼呢?因為清朝第六代皇帝登基大典正在隆重舉行!
你瞧瞧,那位頭戴金光閃閃的皇冠、身穿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