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借。但業主們常常“先將牛種計息取償”,這未免太刻薄了,所以劉慥請皇上禁止這種行為。
第三個辦法呢,就是請皇上在遇到災荒的時候,“官為酌定租數”。乾隆皇帝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啊!就命令河南巡撫胡寶瑔去辦這件事。胡寶瑔這個傢伙挺滑頭的,他上奏說,第一、二個辦法可以照辦,但第三個辦法讓官方規定收租分數,“徒滋繁擾”,“毋庸議及”。意思就是這事兒太麻煩了,不用搞了。
乾隆皇帝一看胡寶瑔都這麼說了,那就批示:“如所議行。”意思就是,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說到這乾隆皇帝啊,他對佃民的“愛恤”之心,哎,真是一言難盡啊。一開始看著挺關心老百姓的,但遇到主佃關係這種大問題,他那“愛恤”之心瞬間就煙消雲散了。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在乾隆六年六、七月的時候,江蘇太倉州崇明縣下了不少雨,但也沒造成啥災害啊。這時候,佃戶老施二就動心思賴租了,還向其他佃戶倡議說:“咱們都不用還租了,打走那些業戶!”
你說這不是鬧事嗎?田主黃申當然不幹了,他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租金被賴掉嗎?於是就派侄子黃錫廷帶人去收租。結果呢,老施二的兒子小施二帶頭鬧事,一群佃戶扔泥巴打人,看著跟泥巴大戰似的。
黃申無奈之下,只好去告官。縣官聽了這事兒,也不含糊,直接派衙役把小施二和黃七抓到保正李孟儒家關押。這一下可好了,鬧事的都被抓了,看你們還怎麼鬧!
這下老施二可真是火了啊,他就像個被點燃的鞭炮,一蹦三尺高。他帶著一群憤怒的佃戶,像一群被惹怒的蜜蜂一樣,直接衝向了黃申的房子和保正的屋子。他們手裡拿著各種“武器”,有拿鋤頭的,有拿鍋鏟的,看起來就像是一支雜牌軍。
他們一到黃申家,二話不說就開始放火。那火勢熊熊,煙霧繚繞,整個屋子就像個被點燃的大火鍋,熱氣騰騰。而小施二和黃七就在這混亂中被救了出來,他們看起來就像是剛從火鍋裡撈出來的肉丸子,熱氣騰騰,一臉懵逼。
救出小施二和黃七後,老施二還不滿足,他又開始鼓動大家罷市。他站在街頭,振臂一呼,佃戶們紛紛響應,就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老施二還特地寫了傳單,讓上千佃戶去鎮上貼。那些傳單滿天飛,就像雪花一樣,把整個鎮子都覆蓋了。
更搞笑的是,老施二還自己拿個布裙子當旗子,小施二則敲著鑼,逼著店家關門。那場面就像是個鬧劇,店家們被吵得沒辦法,只好紛紛關門。老百姓們也被這陣勢嚇得夠嗆,只好跟著罷市了。
官兵們一看這情況,立馬出動,把老施二等人給抓了。這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江蘇巡撫陳大受的耳朵裡,他趕緊題報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看這奏疏,當場就批示:“這種刁風不能助長啊!把人給我抓回來!”
那兩江總督楊超曾也上奏說:“崇明那邊被災的地方,有好多土棍借災情鬧事,不還租,這風氣得治!”乾隆帝又批示:“對!趕緊給我治!”哎呀,這乾隆皇帝啊,對待抗租的佃戶那真是毫不留情啊!看來這次老施二等人可真是惹了大麻煩了!
乾隆帝看完刑部的報告後,拿起筆,深思熟慮地在七月二十日批示道:“老施二這傢伙,嗯,按照計劃應該斬了,就讓他等著秋後算賬吧。其他人,你們看著辦。” 看來乾隆帝對老施二的處理意見是“速戰速決”,不給他留任何機會。
那麼,為什麼乾隆帝會對抗租佃民採取如此嚴厲的政策呢?從他的兩道諭旨中,我們或許能窺見一二。十四年三月初七日,他下達了一份諭旨給軍機大臣,裡面詳細闡述了他不能硬性規定田主減租的原因。
乾隆帝表示:“佃民們辛苦一年到頭,我們當然要體恤他們。……但有田地的戶主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