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女性繼承王位,所以這種王位安排需獲歐洲大國承認。

查理六世透過秘密外交和割讓土地,先後使奧地利同俄國、普魯士結成聯盟。

1731年,英國、法國也相繼承認《國本詔書》。

但這份詔書對諸侯缺乏約束力,奧地利名將歐根親王臨終前也說過:"要富國強兵,不能過份信賴'國本詔書'。

"

查理六世本來滿心想生一個男性繼承人,但等來的卻是個女兒。

1718年,另一位公主瑪麗亞·安娜降生了。

1724年,他們又有了一個女兒瑪麗亞·阿瑪莉亞(活了6歲)。

此時皇帝已經39歲,他再也沒有得到一兒半女。

瑪麗婭·特蕾莎天資聰敏,能歌善舞,擅長騎術,受過系統的宮廷教育,學過宗教史和世界史,能講流利的德、法、意、捷和拉丁語。

瑪麗婭·特蕾莎小的時候,查理六世打算把她許配給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唯一的孫子彼得二世。

當彼得二世於1730年早夭時,瑪麗婭·特蕾莎就擺脫了遠嫁國外的命運。

她聲稱她"已經為國家犧牲了一次,現在只是個未亡人,有充分的理由支配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她五歲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她的表哥,洛林公爵弗朗茨·斯特凡。

這位英俊矯健的貴族之子,在15歲時來維也納的宮廷裡生活。

查理六世答應了女兒的要求。

1735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為了安置路易十五的岳父、波蘭廢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弗朗茨·斯特凡為了未婚妻,放棄家族領地洛林,而到遙遠的北義大利繼承托斯卡納大公國。

他的犧牲,使查理六世和瑪麗婭·特蕾莎備受感動,特許把小公主瑪麗亞·安娜許配給他的弟弟、洛林親王夏爾·亞歷山大(一譯查理·亞歷山大)。

1736年2月12日成婚之後,弗朗茨夫婦得到了托斯卡納大公和大公夫人的稱號,並開始在北義大利建立統治。

1740年10月20日,查理六世駕崩,終年55歲。

當天,年僅23歲的瑪麗婭·特蕾莎登基,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大公。

儘管她生前從沒有用過"女皇"的頭銜,世人還是習慣地稱她為"女皇"。

當時波希米亞和匈牙利都在哈布斯堡王朝管轄之下,所以,她於1741年6月25日在佈雷斯堡加冕為匈牙利女王,1743年5月12日在布拉格加冕為波希米亞女王。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唯一的女統治者,瑪麗婭·特蕾莎清醒地看到自己執政時所面臨的艱難形勢。

哈布斯堡家族只有一支不足10萬人的軍隊,而且士氣低落,指揮失靈。

國庫空虛,食品匱乏,瘟疫橫行,民眾陷入絕望。

而周圍的列強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發動戰爭。

因此,她惟有以百倍的勤奮,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

登基後的第二天凌晨,瑪麗婭·特蕾莎就召開樞密會議,她堅定地表示,只有自己才有權按照國事詔書繼承父位,並決心捍衛現有的條約和協定。

同時,她將全部留用這些重臣,同他們忠誠共事,保住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

女王深信,是歷史賦予她一種使命,所以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工作。

她瞭解到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深感憂慮,便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撫他們。

她敞開宮廷大門,接待最低一級的臣屬,聽取他們的要求和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