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此後又在咸豐帝面前力薦左宗棠,給予重用。

此後左宗棠也官運亨通,歷任兵部主事兼四品軍務幫辦,太常寺少卿兼提督江西學政,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等職。

不僅為擊敗太平天國保下了一名干將,還為帝國抗擊沙俄而將新疆列為帝國行省,抗擊法國三戰三捷提拔一名不可多得的統帥。

肅順在中俄《璦琿條約》談判過程中毫不懼怕俄國人的威脅,維護了民族尊嚴。

咸豐八年(1858年),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趁英、法發動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出兵侵佔黑龍江要地璦琿,隨後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與其簽署了中俄《璦琿條約》。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1809年8月11日-1881年8月18日),阿穆爾斯基伯爵、俄羅斯帝國軍人、探險家。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於1809年8月11日出生於聖彼得堡,貴族家庭出身,其父曾經擔任過諾夫哥羅德省長,尼古拉一世的御前大臣、樞密官。

穆拉維約夫從小就被送到皇家貴族軍事學校學習。

1819年曾前往中亞探險,1823年當上了葉蓮娜·巴浦洛夫娜王妃的宮廷少年侍從。

1827年開始從軍,並參與了1828年~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戰爭之瓦爾納之圍,1831年又前往波蘭鎮壓當地的十一月起義。

由於健康原因,他在1833年一度退役,回鄉繼承其父莊園。

1838年,他再次從軍,赴高加索山脈參加征服當地山民的軍事行動。

1841年,穆拉維約夫被提升為少將,但由於疾病再次退役。

1846年,他被沙皇俄國內政部任命為圖拉州軍政總督。

在此期間,他致力於發展當地農業,並上書尼古拉一世建議廢除農奴制度。

尼古拉一世沒有接受其請求,此後他認為穆拉維約夫是"自由和民主派"。

1847年9月5日,穆拉維約夫被任命為伊爾庫茨克和東西伯利亞代總督。

9月17日尼古拉一世在視察圖拉州時用法語對穆拉維約夫說"對善於聽話的人,不用多費口舌"。

穆拉維約夫馬上明白沙皇提拔他而不明說的用意。

1847年12月沙皇俄國政府正式任命他為伊爾庫茨克和東西伯利亞總督。

在任職期間,他不顧俄國外交部的反對,冒著與中國決裂的危險,在黑龍江流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探險活動。

同時,他在西伯利亞各民族中強制推行俄語教育,並使用流放犯對黑龍江以北各地加以開拓。

1853年10月,俄羅斯帝國和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第九次俄土戰爭,又稱"克里米亞戰爭"。

英、法兩國與奧斯曼帝國結成同盟並出動軍隊支援奧斯曼帝國,同盟國海軍與俄國海軍先後在黑海、波羅的海和太平洋地區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當時俄國在太平洋僅有四、五艘戰艦能勉強作戰,餘下的是一些民用船隻,陸戰部隊只有1000人左右能投入戰鬥。

由於雙方兵力懸殊,穆拉維約夫決定將全部力量投入堪察加半島、黑龍江口和庫頁島進行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