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形相互映襯,共同勾勒出一幅宛如小型月亮般的奇妙景象。

這座直徑達 400 公里的球體儘管規模宏大,但由於其質量相對有限,所產生的引力自然也就十分微弱。在如此微弱的引力環境之下,根本無力拉住周圍的空氣分子,更難以形成足以包裹整個堡壘的厚實大氣層。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就在距離堡壘外部 500 公里之處,竟然還環繞著數層堅不可摧的護罩!這中間足足相隔 100 公里的廣闊空間,完全能夠容納並儲存海量的空氣。而且,由於溫度差異的存在,這裡甚至有可能會催生出全新的大氣環流現象。倘若這空氣中蘊含著充足的水分,那麼天空中或許就會逐漸浮現出潔白如雪的雲朵,繼而降下綿綿細雨,甚至是鵝毛大雪。屆時,這個小小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說幹就幹,趙飛讓小白控制護罩,再收集的物質,放入堡壘表面製造大氣,大氣成分仿造地球。可惜,趙飛只是敢試驗,並不是氣象學家。形成的大氣由於冷熱變化的確形成了風和雲,但由於堡壘引力不夠,雲很容易就飄到最高處。即使受冷形成的水,也很難像地球上一樣直接落下來,而是隨風飛舞在大氣裡。不像雨,倒像霧,但又不像地球上霧那麼輕薄飄逸。更像是一個個小水泡飛舞在空中。微重力下,雨滴需要更大才能對抗上升的氣流,而一點點受力,就會導致雨滴改變下落的方向。於是萬千的大雨滴在空中飛舞,互相碰撞合併或者分離。根本不會穩定的落到地面上。如果溫度更低,還會化成冰球飛舞。形成的風還會把地面的土壤吹到空中,形成漫天的沙塵。風景倒是好看了,可影響視線啊!

這可真是一個令人沮喪且失敗透頂的設計啊!趙飛望著眼前那原本應該完美無缺的方案和模型,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懊悔。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已精心構思並付諸實踐的建立大氣層計劃竟然會以如此糟糕的結局收場。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趙飛最終還是狠下心來決定取消這個已經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的設計。隨著他按下那個象徵著放棄的按鈕,之前所生成的大氣瞬間開始發生變化,它們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地重新轉化成了堅硬無比的合金,並源源不斷地補充到了外殼之中。

然而,儘管這次的設計遭遇了重大挫折,但趙飛並沒有完全失去希望。那些因為設計變更而產生變化的地表土壤,雖然不再符合最初的預期,但卻有著一種獨特的質感和色彩。或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壤能夠成為未來新設計中的一份意外驚喜呢?所以,趙飛選擇暫時保留它們,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從中發現新的靈感和可能性。

巨大的空間,讓趙飛可以在基地裡重新構建完整的建造基地和資料庫。低引力和空氣的存在,趙飛穿著帶風扇的外套,就可以自由的飛行在空間裡。這個巨大的空間,就是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地。趙飛希望能解密更多的外星科技,畢竟要想飛向宇宙,必須要先解決空間躍遷技術。否則靠簡單的動能發動機,想要離開太陽系都需要一生的時間。要不有足夠的人口,靠一代代的傳遞走出太陽系,銀河系;要不就要解決飛行速度問題,突破空間限制,突破光錐限制。否則,只能在太陽系裡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