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表現的像個奸商,連忙擺手:“一個懂點醫術,另一個以前給人當賬房,都不是讀書人.”

賈珠卻突然靈光一現,有了個新想法。

他猛地一拍手:“我突然想到,可以開一門算學課!畢竟舉業能讀出來的還是少,旁支子弟多一門手藝,就多一條路啊!”

說罷,他興奮地拉住楊毅:“子毅兄,讓你弟弟也來吧,我給他設一門算學課!薪酬上頭,就跟蒙童班一樣!”

楊毅聽罷十分驚訝:“賢弟,你是認真的?”

賈珠笑道:“這還有假?老兄回去問問,若是你那兄弟願意,到時候就一起來吧.”

見賈珠這般認真,楊毅肅容:“真不知如何謝你,只能說日後賢弟但有要求,愚兄銜草結環以報!”

賈珠無奈一笑:“區區小事,老兄可別這樣,倒顯得生分。

不說這些了,子毅兄大才,日後我家子弟就拜託了!”

楊毅聞言起身一揖:“敢不盡心竭力!”

說罷,二人相視一笑。

楊毅回去就跟家裡人說了,讓老爹和老三也去賈家族學教書,一時間闔家歡喜。

楊三郎高興中還帶著幾分忐忑:“大哥,你說這能行嗎?當初我就是隻對算學感興趣,學不動四書五經才去當賬房的。

現在讓我去教書,我咋心裡這麼沒底呢?”

楊毅還沒說話,楊老丈已是斥道:“不試試咋知道不行?不行大不了再去外頭當賬房.”

說罷又奇道:“公府子弟也要學算學謀出路嗎?真是奇事啊!”

楊毅聞言笑道:“子睿管著族學,他一向不凡,說不得有別的考慮.”

楊老丈點點頭,又對一旁悶悶不樂的二兒子道:“你也去外頭那些藥鋪裡頭打聽打聽,說不得能快些找到活計.”

老二雖然鬱悶一家子就他沒著落,但也知道人賈家不能把自家都給包圓了,只得悶聲應了。

賈珠這邊也跟父親和賈珍說了此事,此二人一向不具體負責族學事務,且已有辦事章程,不過是多出些銀子罷了,倒沒什麼意見。

且就算賈珍不願,榮國府在江南也有生意進項,過不了幾個月銀子就能到賬,實在不必憂心。

只是二人對賈珠要開算學課著實有些意外,賈珠自得說明緣由。

聽他這麼一說,倒也覺得有理。

旁支畢竟要自謀出路,現在外頭識字的少,會算賬的更是稀缺。

要是自家子弟在這上頭能用心學,哪怕科舉上出不了頭,日後也不會餓著。

即使混賬如賈珍,也覺得這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