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履歷上面看來,陳向北的跳級速度其實跟方俊宇不逞多讓。

那個什麼ckc冠軍頭銜,還能蒙的過內地賽車從業人員?

華賽體育都倒閉了,壓根就沒舉辦08年ckc賽事!

意味著如果沒出意外的話,陳向北的卡丁車履歷同樣空白。

一個沒有經歷過卡丁車職業,僅僅在日本受訓了幾個月,就前往歐洲駕馭雷諾方程式拿到連冠且打破賽道記錄,現在又是第一次接觸到f3賽車。

沒有墊底在李冰看來都算合格,陳向北展露出來的天賦上限,稱之為下一個佐藤琢磨毫無問題!“李老師,你是說f1測試車手,還需要適應f3賽車?”

羅峰用著玩味語氣反問了一句,跑得慢都還能理解,說不能適應簡直就是搞笑。

面對這句話,李冰有些無言以對。

陳向北“冒頭”速度太快,哪怕李冰這種國內的f1解說,在《體壇週報》報道之前都沒有聽說過名號,更不清楚簽約布朗gp車隊的過程。

他想要幫陳向北辯解,缺乏瞭解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理論上羅峰確實沒錯,簽約f1車隊測試車手,不應該存在f3賽車的適應問題。

賽事解說的這番言論出來,也是讓現場更多觀眾,注意到了陳向北的圈速。

“練習賽時間過半了,陳向北開的比想象中慢很多。”

“對啊,f1測試車手不應該遙遙領先嗎?”

“這種速度到底怎麼簽約布朗gp車隊的,感覺不太正常。”

“痴線啦,肯定是靠贊助簽約唄。”

質疑跟譏諷聲音逐漸多了起來,不是每一名觀眾都是陳向北的支持者。

特別在港澳地區,充斥著莫名優越感的人更是不少。

本來應該呈現降維打擊的車手,卻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實力,必然會成為爭議的物件。

“奧德託,輪胎磨損程度多少?”

“前輪平均剩餘百分之十二,後輪百分之三十一。”

相比較雷諾初級方程式,f3賽車感測器數量要多很多,至少已經有了輪胎磨損的百分比資料,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憑藉車隊經驗去判斷。

只不過f3損耗資料,只能前後給出一個平均大概值,如果換作f1賽車,那麼每個輪胎都能看到精準資料,更方便車隊工程師去進修修正調校。

畢竟現代f1賽車,全車感測器已經高達七百多個!

“奧德託,練習賽結束還有多久?”

“不到二十分鐘。”

“申請進展調校。”

“收到,準備進站。”

陳向北說完之後,下一圈就把賽車開進了維修通道,澤野弘樹跟梁馳等人已經在維修區嚴陣以待,他們將在最快時間裡面完成對賽車的更改設定。

只是這一次進站,陳向北遠遠就看到了奧德託,拿著前千斤頂站在車頭的位置。

f3跟雷諾方程式最大的規則區別,就是它完全按照f1的簡化版運轉,意味著在練習賽結束之後,賽車就不能再更改調校設定,否則就會視程度給予罰時或者罰退。

這次超夢車隊抵達澳島的車組人數嚴重不足,為了爭取縮短調校時間,就連身為領隊的奧德託都得兼職維修技師的崗位。

並且他還選擇了最危險的前千斤頂位置!要知道陳向北以前的雷諾賽車調校,都是停在車庫門口讓維修技師推進p房,而不是像f1比賽那樣在維修區就完成更改。

意味著陳向北還沒有接觸過方程式賽車進站訓練!

不要以為方程式進站是很簡單的事情,為了爭分奪秒對車手的速度控制跟精準度要求非常高。常規80km/h限速,需要做到一腳剎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