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快速跳級,好歹有著上輩子的經驗當“外掛”。
他本質上就是一名f2車手,只不過受限於身體跟時間因素,逐漸復健回到自己的巔峰實力。
乃至於超越曾經的自己!
但是包括梁馳在內的中國技師團隊,他們是真的沒有接觸過f3以上級別的賽車。
到了f1這種層面,又是連摸都沒有摸過。
短短几個月時間裡面,從雷諾到f3再到f1,阿勇等人連軸轉的學習強度絲毫不弱於陳向北。
來到布朗gp車隊之後,超夢技師團隊更是圍繞著模型車,瘋狂的練習維修組裝等等技能,另外整個工程師團隊進行了靜態換胎練習。
可是時間太短,體能、文化、維修等等課程下來,對於沒有底子的中國技師團隊而言,他們已經壓榨到了極限。
但f1賽車是一項不允許存在失誤的運動,梁馳心裡面沒底。
“經驗是練出來的,你們要拿出專業精神,難道還能比客串的工程師更弱?”
奧德託的嚴厲向來一視同仁,不僅僅是對陳向北這樣,對待車組任何一名成員同樣如此。
看過f1比賽的應該都有這種印象,那便是整個團隊在換胎進站過程中的極致協作配合。
事實上換胎的這群成員中,不完全是專職技師,很多是由工程師兼職,比賽結束之後他們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樣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特別是小車隊大多如此。
就拿中國車手周冠羽待過的索伯車隊舉例,他們換胎速度長時間要比大車隊慢一秒。
為什麼換胎工速度慢的這麼明顯,索伯車隊不做出調整?
原因在於調整了也沒用,換胎工本就是工程師兼職,再換無非就是換個更不專業的新人。
想要提升速度跟熟練度,就得花錢招來專職人員,然後再加班透過成百上千次的進站練習,進行團隊協作訓練培養出默契。
歐洲本來就人工貴,產生的人員跟賽車費用,說不定會高達數百萬美金之多。
索伯連個帶led指示燈的新款輪胎槍都換不起,還能指望出幾百萬美金去換人訓練?所以這就是為什麼,f1小車隊很難跟大車隊競爭,它們的弱不僅僅是研發跟賽車,而是全方面的弱勢。
面對奧德託的反問,梁馳無言以對。
相處半年下來,他同樣瞭解領隊的性格,從來不聽藉口,只看結果。
“我認同奧德托領隊的觀念,沒有什麼比實戰訓練的效果更好,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資金問題。”
向來保守的澤野弘樹,這次站在了奧德託的激進立場。
他畢竟跑過速度僅次於f1的日本超級方程式,很清楚有些東西靠“紙上談兵”練不出來。
就好比最為普通的換胎訓練,車手動態進站跟靜態模擬訓練截然不同。
先不說配合方面的問題,單單一輛時速80km/h賽車,朝自己“撞”過來瞬間剎停。技師不僅僅需要克服恐懼帶來的心理衝擊,還得把千斤頂精準卡在前鼻翼位置,這種場景靜態訓練怎麼模擬出來?
說實話,澤野弘樹認為相比較人的問題,資金方面問題可能難度更大。
用f1賽車實戰模擬訓練,沒有車隊的支出純靠自費,那完全能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
說完這句話之後,眾人下意識把目光望向陸曉曼,目前陳向北的個人收益跟團隊支出都是由她負責。
陳向北之前那點小打小鬧的贊助費用,早就已經在澳島格蘭披治賽事中用光了,現在他的資金就是近段時間拉來的幾個大讚助。
扣除給超夢車隊的分成,剛好剩餘兩千萬。
兩千萬人民幣這個數字,放在09年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