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
當然,為了保持戰鬥力玄甲軍的軍規也是極其嚴格,一切行動必須聽指揮,若有違反嚴懲不貸。
同時,玄甲軍的軍功獎勵也借鑑魏武卒,一旦立下大功自己不但會得到提拔升職,連家人都會得到獎賞。
正所謂:一人立功,全家光榮
在募兵令的最後,魏延強調本次募兵範圍是所有大漢子民,還包括流民、奴隸、異族、罪犯等都可以報名,一旦入選玄甲軍立刻恢復身份任何人不得阻攔。
隨著募兵令的下發,整個季漢上下都沸騰了,玄甲軍的待遇太好了,好的他們都不敢相信,但在漢中王、治粟內史、尚書令、荊州牧等人的印璽是那麼的耀眼,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短短一個月時間,設立在成都、長沙、下辯、江陵、漢中、朱提的六座新軍兵營,優中選優很快便完成一萬人的定額,隨後立即停止募兵。
落選者非常失落,不過在聽說未來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後,他們暗自下定決心,以後家裡的農活自己全包了,不為什麼,就為鍛鍊身體罷了。
對於軍中士卒而言,更是興奮的不能自已。
他們雖然為軍卒,但大部分都是放下農具的農民,戰時為兵,平時為農,除了在戰時能吃飽外,其他時候能不能吃飽,還得看屯田的成果,至於由國家負責軍中所需他們從來沒想過。
至於甲冑、兵戈、弩機這些玩意兒,他們在看軍中倒是見過,不過都是將軍的親兵、部屬所用,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至於俸祿,這玩意咱們漢軍歷來沒有,不都是在戰場上自己繳獲麼,運氣不錯能撿點好東西,運氣差點的被人捅一刀都很常見。
更別說免除一家賦稅,獎勵田產,妻兒老小受到照顧,子女還能入學,甚至軍功還能共享,這可讓他們大開眼界啊。
為了未來美好的生活,有上進心的軍士們,不管是普通士卒,還是軍中將校的親兵、部屬,甚至連一些基層小校們,都不約而同的來到校場中鍛鍊。
改變未來的機會就在眼前,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
七月下旬
魏延放下手事務,親自來到洋縣鋼鐵廠、軍械所視察,看著從鐵礦石變成一塊塊鐵錠,而後鐵錠經過無數道工序,變成一塊薄薄的甲片,再透過水利鑽孔機,鑽上八個圓孔,一塊扎甲所需的甲片就製作好了。
在洋縣生產的甲片,大多不會在這裡編製成甲冑,而是會塗滿油脂運往後方,例如蜀郡、廣漢、長沙郡等人員密集地區,畢竟編制扎甲難度不大,婦人都可以參與,但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參與,而人力恰恰是漢中所稀缺的。
結束洋縣之行,魏延又來到石泉,在這裡種植著趙雲從隴西郡送來的棉花種子,經過農人半年的精心照料,棉花終於開花結果了,看著一朵朵潔白的棉花,在微風中緩緩搖曳,魏延的心也跟著搖曳。
幾天後
農人們先將棉花收穫,再將千餘顆種子收集存放,而後將不到十斤的棉花攤開,再背上一個奇怪的工具,並在棉花上彈起來,舞動的弦在棉花上彈跳,使棉花變得鬆軟無比。
處理完棉花後,心靈手巧的婦人拿出針線上前,縫製出一件奇醜無比的棉衣,和一床略顯單薄的棉被,醜不醜不重要管用就行。
只要劉備在冬天感受到棉花的溫暖後,相信他一定會同意他在漢中建立棉花種植基地,以及遷移異族充實漢中的提議,畢竟沒有人會和棉花過不去的。
離開之前,魏延任命為首的農人王戶為典農校尉,並留下一團棉花,讓婦人們想辦法將其紡織成棉線,只要能紡出棉線,棉花的應用範圍將大大提高。
……
八月末
魏延一行人來到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