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稱王,他若再無動作豈不是憑空弱人一等,於是孫權就聯合淮泗集團,著手準備稱王事宜。

當然,孫權有自知之明,他可不敢學劉備逾越稱王,一封由江東諸臣署名的勸進表,向鄴城、許都而去。

不過孫權沒等到回覆,卻先等來了曹操的十萬大軍,無奈,孫權只能領江東兵馬應之,在濡須口一帶屯兵對峙,第二次濡須之戰蓄勢待發。

……

六月

曹魏、孫吳在濡須鏖戰,季漢卻趁機在發展,在完成大賞後,魏延趁熱打鐵拿出三年計劃,並在計劃中做出重要指示。

在未來三年,季漢應該將精力聚焦於內部發展,在幣制、賦稅上繼續深化改革,避免結構性財政危機。

輕徭薄賦,鼓勵農桑,鼓勵發明創造,扶持士族、商人向工商業轉型,並積極解決一些困難,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鼓勵生育,以生育為榮。

不允許非法借貸,不允許以借貸為由限制百姓自由,利息超過十一者視為違法,同時要求世家進一步解放人口。

嚴明法紀,打擊山林盜匪,打擊官吏貪汙,打擊偷稅漏稅,稽查陳年舊案,不得讓任何犯罪者逍遙法外。

……

六月中

印務總署完成《蜀律》的印刷工作,並在印刷途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很快,活字印刷就取得重大進展,並在法正、許靖二人的配合下第一本用作教育的書籍《急就篇》,正在緊鑼密鼓的印製中。

同時,在魏延的指導下,眾多經義大家、博士、夫子等開始編撰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不過難度有點太大,估計沒個幾年年休想編撰成功。

……

六月末

有關新軍的擴軍計劃,魏延終於拿出了章程,在取得劉備的同意後,隨即下發各府衙,並在季漢疆域開始大規模徵兵。

徵兵之前,魏延先是談論了魏武卒為何能橫掃六國,魏國為何能為春秋戰國五霸之一,明裡暗裡表達出要效仿魏武卒編練出一支新軍的意思,對此眾將並無異議,左右不過幾萬人馬而已。

再說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他們也想見識見識。

考慮到直接募兵有些不妥,人員良莠不齊不說,對後勤的壓力也太大了,所以退而求其次,先募集合格的百姓為新軍,在經過簡單的訓練後再進行選拔,編練出三萬玄甲重步兵,兩萬神策輕步兵。

玄甲重步兵,全身著重甲(鐵胄、護頸、護臂、護腿等),身披罩袍避風沙雨雪,負長短兵器、盾牌,弩機箭矢、物資補給等,綜合單兵負重可達一百二十斤(三十公斤)。

玄甲重步兵的負重,已經遠遠超過魏武卒,加上甲冑、兵戈比當時的和更堅固、更鋒利,只要能成軍戰鬥力定能凌駕魏武卒之上,因此,玄甲重步兵對兵員素質要求極高。

神策輕步兵,主要作戰地域定在南方叢林、北方山地等,為山地部隊,全身著皮甲、皮盔,身負環手刀、弩機箭矢、補給物資等,綜合負重五十餘斤(十五公斤)。

鑑於此,魏延在募兵令中對新軍選拔提出要求,身長七尺餘、力大如牛、日能食鬥者,能身負五十餘斤一日急行軍過百里者,以上皆可入新軍營參加訓練。

待新軍集訓三個月後,會在全軍進行選拔,注意,這裡指的是整個季漢上下二十萬大軍,不止六萬新募的大軍,新軍會在選拔完後留下兩萬神策軍,餘者皆充入其他荊州軍。

一旦透過選拔,福利也是獨一無二的。

入選玄甲重步兵計程車兵,由國家負責一切軍中所需,按軍階每月發放俸祿,免除直系親屬的徭賦租稅,還會獎勵田宅房產,家屬也會晉升為軍屬,可以受到地方府衙的照顧,在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擁有一定的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