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位於朱提郡的鋼鐵冶煉廠、焦煤製造廠、水利鍛壓廠等工廠,當然,這只是名頭叫的響罷了,究其根本不過幾個小作坊。

自宋星燒製出焦煤後,停滯的南中鐵礦終於迎來了生機,焦煤在高爐內堆積燃燒產生兩千多度的高溫,經過長時間的煅燒後,難以冶煉的礦石終於開始屈服,再經過無數道工序後,變為可進一步加工的鐵錠。

儘管宋星找到了冶煉方法,但產量依舊不高,甚至不及洋縣的十之一二,不過兩地鋼鐵的質量卻恰恰相反,南中鐵礦生產的刀劍,明顯要更堅固、更鋒利、更耐腐蝕一些。

受限於鋼鐵產量,因此南中匠作坊並不會生產甲片,而是根據魏延的指示,在鑄造研發一種新的兵器,目前進展不錯樣品都快試製出來,只要能透過檢驗就可大規模生產鍛造。

離開南中前,魏延還去了一趟水利鍛壓廠,在這裡宋星帶領著工匠團隊研發板甲,不過看進展十分緩慢,每個五六年估計很難。

板甲鍛造不難,工匠們已經用手工打造出一件,在各方面效能測試中,明顯要優於普通扎甲,不過量產型的板甲質量就十分堪憂,綜合效能甚至不如扎甲的一半,因此量產型板甲的效能,還不及扎甲的一半。

眾所周知

軍械是一種消耗品,在戰場上會損壞、保養不到位也會損壞,若軍械不具備量產條件,就算再優秀又如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十月

魏延回到成都沒幾天,就又進入工作狀態。

首先按照劉備的意思,把親衛營拆分成十隊,而後持手令前往各軍主持選拔公務,務必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杜絕以次充好,冒名頂替的情況發生。

考慮到玄甲、神策、龍驤成立後,對後勤也是極大的考驗,為以防萬一,劉備打算停掉糧食出口貿易,這一點得到三架馬車的一致同意,因為蔗糖量產在即,和蔗糖銷售的利潤比起來,糧食貿易頂多算錦上添花。

最後,劉備確定了第一批種植甘蔗計程車族,代表宗室、革新勢力的糜家,代表荊州勢力的黃家,代表益州勢力的董家,他們將在明年一月初,在典農中郎將李志手中領取甘蔗種子或根莖,前往南中地區種植。

他們三家的共同點,就是都上貢了鉅額的黃金、白銀,並且遵從了魏延的號召,主動交出家族藏匿的人口,並拿出土地以市場價賣給府衙,而剩下的土地都是僱傭百姓們來耕種,不再像以前奴役他們。

同時,魏延也強調種植甘蔗時嚴禁佔用耕地,因為李志這個大聰明把所有土地全部種上甘蔗,導致秋收時所有人面面相覷,他們明天吃什麼?。

看來李志一點也不理智啊。

目前從三家透露的訊息看,南中總督府會嚴查甘蔗種植,嚴查佔用耕地,不許奴役漢人勞作,參與勞作的漢人必須登記造冊。

至於異族沒有明說,但從魏延對異族的態度看,恐怕十有八九不會管。

甘蔗種植的要求如此嚴苛,引起益州本土士族的不滿,土地和人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豈能拱手讓人?。

但蔗糖的利潤他們又眼饞,於是很多士族串聯在一起,打算向劉備施壓。

如今甘蔗有了,棉花有了,海鹽也快有了,再加上金、銀正抓緊從民間收集,一枚枚象徵著財富的金幣、銀幣也正在鑄造,並在府庫裡慢慢堆積。

這就意味著,魏延規劃的經濟建設、幣制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現在只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同時他也可放下治粟內史的位置,讓伊籍來接替。

至於魏延嘛,他要在隴西地區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