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年,二月(234)
樓蘭
自十二月那場大雪結束後,接下來兩個月天公作美再也沒出現暴風雪之類的惡劣天氣,趁此時機魏延迅速領軍西進,僅花費一個月就穿過河西走廊抵達玉門關,而後又用了十天時間抵達樓蘭國。
在抵達樓蘭後,遠征軍受到樓蘭國上下的盛情款待,而魏延也趁此時機停了下來,一來是讓連續行軍的大軍休整一段時間,因為接下來還有四千多里的路要走,不在途中好好休整補給的話,恐怕很難以全盛姿態抵達前線。
二來遠征軍在樓蘭休整也抱著震懾樓蘭、鄯善、於窴、車師等國的目的,畢竟聯軍不但完成對駐疏勒安西軍的合圍,還在隨後迫降了很多靠近蔥嶺的小國,極大減輕了聯軍的後勤負擔,從大局上看季漢已經處於絕對劣勢。
所以,最近有很多關於漢軍恐怕要在西域栽大跟頭,或者季漢方面已經放棄西域的流言蜚語傳得沸沸揚揚,雖然這些流言蜚語在季漢方面看來不過是敵人和投降派的小把戲罷了,但在很多西域小國眼中此事無法辨別真假,對西域諸國的抵抗意志造成了重大打擊。
其實這些流言蜚語和投降的小國對戰局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他們投降與否都不影響漢軍最終戰勝敵人取得勝利,但魏延視若無睹的話,毫無疑問會讓鄯善、於窴、車師這些處於漢軍後勤補給線上的國家心思各異。
前者他可以不管不顧,但後者還是要給予重視的,畢竟他可不想未來在前線同聯軍作戰時,還要花費大量精力去保護後勤補給線的暢通,那不得把他忙死。
因此,在遠征軍停留樓蘭國休整期間,魏延派人前去邀請上述幾個國家的掌權者來樓蘭一聚,表面上的理由是共同協商出兵抵抗侵略者,但實際卻是一種宣揚武力的行為。
他以最直白的方式告訴這些人要分清大小王,就算大漢再弱也能輕而易舉的捻死你們,進而達到堅定西域諸國抵抗到底信心。
……
樓蘭王城外,漢軍大營
中軍大帳外夾雜著雪花的寒風呼嘯,冷不丁的將中軍大帳沒扎進的門簾吹開,緊接著一股股寒風就從門口湧入大帳,讓專心俯在案几研究地圖的魏延打了個機靈,同時也將他的思路打斷。
“還請大將軍恕罪!”
門口的衛士臉色一變,然後迅速走入大帳中屈身請罪,因為自家大將軍之前可是囑咐過他們不要讓任何人進來打擾他思考,雖然現在的確沒人來,但這股冷風造成的動靜可比人大多了。
“無妨,把門簾紮上即可。”
魏延並未怪罪他們,因為說起來這事還和他有關,前幾天同西域諸國話事人會晤後,樓蘭國王就盛情邀請他留在城中小住,這樣也方便雙方將領討論戰事。
不過樓蘭國王的盛情被魏延不假思索給拒絕了,而後返回位於城外的漢營居住,畢竟樓蘭王城內魚龍混雜,天知道會不會有不軌之徒想搞刺殺,要知道他現在可關係著數萬大軍的安危,所以還是謹慎點為妙。
“諾”
幾名衛士聞言鬆了口氣,隨即應了一聲便退出帳外,在退出帳外而後繼續手持長戟站崗執勤,用一道道犀利的目光掃視著每一個從大帳外路過的人。
當大帳陷入安靜後魏延又踱步回到地圖前,看著上面縱橫交錯的紅黑箭頭,他的臉色也隨之變化莫千,因為前幾天傳回來的情報讓他十分擔心馬岱的安危。
自從楨中城和疏勒王城雙雙被圍困後,數十萬聯軍就開始發起猛烈的進攻,不過聯軍陣仗倒是不小但結果卻差強人意,連續猛攻一個月除了對漢軍造成一定殺傷外兩座城池竟仍被馬岱牢牢掌控。
而造成這一幕的直接原因,就是聯軍並沒有季漢方面想象得那麼強大,不管是作為戰爭發起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