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改變戰術緊緊抱在一起作戰,屆時面對抱團的敵人單靠騎兵是不行的,必須有步兵配合作戰才行。

“太傅,龍驤軍返回長安至少需要兩個月,而在返回長安後還要休整一個月來積蓄馬力,否則近萬里的路程就算人能撐得住,恐怕戰馬也撐不住吧。

因此我們派出的第一波援兵只有北地騎兵的兩萬騎罷了,而緊隨其後的龍驤軍至少要落後他們兩個月,僅靠這點兵力就想改變局勢是不是太過託大了,畢竟敵人準備了這麼久,我們萬萬不可小覷吶。”

費禕突然出聲道,他對諸葛亮的建議總體倒沒啥意見,但對援兵的兵力卻詬病不已,因為從現有的情報分析,聯軍的總兵力至少在三十萬大軍以上,就算安西軍能堅守下去,但僅靠這兩萬騎兵去解圍是不現實的。

“不知文偉有何高見。”

“在下認為應該將尚在組建中的三河騎兵,以及禁軍中的騎兵合併入北地騎兵,同時,也可在關中緊急徵召善騎射之人入伍,相信在馬鞍、馬鐙的輔助下他們一樣能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如此一來,當北地騎兵從長安出發時,就是一支規模在三萬騎以上的騎兵部隊,再憑藉我們獨步天下的武器裝備,以一敵二,以一敵三都不在話下,這樣方能解安西軍之圍。

退一萬步講,就算安西軍寡不敵眾讓敵人突入西域,這支騎兵也能起很好的牽制作用,遲滯敵人向新州進軍的腳步,為後續援軍抵達爭取時間。”

“文偉你的想法不錯,但戰馬從哪來?。

既然你提到三河騎兵,想來應該知道三河騎兵雖然陛下下令組建一年有餘,但戰馬供應依舊是個大問題,再加上還有龍驤軍這個戰馬需求大戶。所以三河騎兵時至今日才勉強達到一人一馬的地步,而且馬匹多為劣馬,根本不具備遠距離作戰的能力。”

三河騎兵的駐地就在河東,距離長安不過幾百里,諸葛亮怎麼可能注意不到他們,但就和魏延擔憂的一樣,因為缺少戰馬導致三河騎兵的組建速度很慢,到現在都還沒達到中樞的預期。

“我們有馬!”

費禕擲地有聲的說道。

“還請賜教。”

諸葛亮聞言後有些詫異,然後瞥了一眼不遠處的伊籍,因為自糜竺去世後原本屬於少府的馬政就被諸葛亮剝離出來,然後交給伊籍管理,可前幾天伊籍才找到他抱怨到處都在問他要戰馬,可馬場裡哪還有多餘的戰馬。

但現在費禕卻說有戰馬,莫非伊籍在撒謊不成?。

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伊籍也同樣一臉疑惑的望向費禕,他就知道此事連主管馬政的伊籍也不知道,於是他抱著好奇詢問道。

“天子六廄中尚有良馬數千匹良馬,長安左近的各個世家也有飼養馬匹的習慣,只需蒐集一番就足夠三河騎兵使用。”

費禕話音一落,眾人眼中就閃過一絲瞭然,馬政被諸葛亮從少府剝離並不代表少府自此以後就不許飼養馬匹,他們仍具備飼養馬匹的權利,不過財政支出只能靠皇帝的內庫支撐。

而季漢這個創立才十多年的國家百廢待興,國庫和內庫的錢基本每年都能用光,連國庫都難以支撐起龐大的馬匹飼養工作,更別說劉禪的小金庫了。

因此自從馬政被剝離後,諸葛亮和伊籍就再也沒關注過少府內的馬政事宜,畢竟他們只是臣子,插足少府太多事務有些逾越,所以自然不清楚天子六廄的情況。

“陛下,不知少府中有多少馬匹可用。”

“這些馬匹都分散在關中、太原、河套等地飼養,具體數字寡人也不太清楚,不過想來不會低於五千匹戰馬,倘若因西征需要愛卿們自取便是。

另外寡人會下旨讓關中、太原、河東等地計程車族拿出族中馬匹以壯大北地騎兵的規模,爭取一戰擊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