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之敵,讓他們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禪沉吟片刻後說道,這些戰馬不是他有意收集的,而是一些地方官員和草原尚存的胡人部落在得知天子六廄空蕩蕩的訊息後自發蒐羅駿馬進獻的,一來二去進獻的人多了自然就形成天子六廄今天的規模。

如今因戰事需要,這些沒花錢的東西給了就給了,反正劉禪對馬匹的興趣也不大,就算幾千匹戰馬不還回來也沒關係,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要不了幾年天子六廄中的馬匹又會多起來。

至於費禕提到的徵集各大士族飼養的馬匹,劉禪想都沒想便直接同意,如今大漢面臨外族入侵,這些汲取帝國養分的蠹蟲們是該出出力了。

“陛下英明!”

劉禪慷慨的行為讓眾人連呼英明,因為在有了這幾千或者上萬匹戰馬後,北地騎兵軍團的規模將膨脹到三萬餘人,這無疑會有效改善西域面臨的危局,他們怎能不高興呢。

“好,那我們就按照文偉的建議行事,立刻調王昶所屬的北地軍團返回長安,同時命令三河騎兵返回長安和禁軍整編,然後併入北地騎兵軍團一同前往西域作戰。

至於領軍人選,不知文長你有什麼建議。”

諸葛亮一錘定音,敲定了第一批支援西域的大軍,不過在領兵人選上他沒有直接確定,而是詢問有過西征經驗的魏延。

“河東太守傅肜,此人曾隨我遠征西域,足跡遍佈西域中部以及西部地區,而後又在疏勒國駐守長達三年之久,毫不客氣的說他對西域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風俗文化等都有著非常深的瞭解,讓他來擔任主將無疑是最佳選擇。

不過傅肜隨先帝出山以來從未有統領騎兵作戰的經歷,倘若讓他冒然指揮騎兵集團作戰恐怕結果難料啊。

所以,我認為北地騎兵軍團仍以王昶為首,傅肜可為副將一同出征,他們一人有豐富的騎兵作戰經驗,一人熟知當地的大小情況,將他們組合在一起,我相信他們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魏延沉吟一會兒,然後推薦了河東太守傅肜。原本他是想推薦弘農太守龐德為主將,王昶為副將一起出徵的,畢竟龐德除了有豐富騎兵作戰經驗外,還在西域主持軍政大事五年之久,對西域的情況同樣瞭如指掌。

但這一想法很快被魏延在心中否定,因為龐德年紀不小了,再加之西域環境惡劣,他很怕龐德在征戰過程中出現意外,屆時主將出現意外的漢軍,能擋得住來勢洶洶的敵人麼?。

再說句難聽點的,龐德個人安危事小,倘若連累漢軍慘敗才是不可饒恕的罪孽。所以還是讓年紀稍小一點的傅肜跑一趟吧,反正他對西域也挺熟的。

“對了,我們在西域的盟友反應如何?。”

還不待眾人回話,魏延突然想起當年同他一起西征的樓蘭國大將軍帕孜勒,於是很自然的聯想到那些投靠大漢的西域小國。

“還不清楚,不過西域出現這麼大的變故,想來之前的局面肯定無法維持,所以我們要做好相應的防備措施。”

諸葛亮搖搖頭,西域小國的態度天知道,他也不求這些小國家能幫什麼忙,只要不給他們添亂就謝天謝地了。

“希望他們能識趣吧。”

魏延感嘆了一句,然後就不再說什麼。

“既然如此,就按照剛才制定的策略行事吧。”

見魏延和眾人沒意見後,諸葛亮便敲定出徵事宜,此次支援西域作戰的騎兵分為兩批出發:

第一批三萬餘騎兵最遲會在七月初出發,然後他們會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前進,大約耗時兩個半月即十月中旬抵達前線。

第二批超兩萬騎兵最遲會在八月末出發,不過和第一批騎兵相比他們的速度要快一些,因為龍驤軍是一人三馬,所以大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