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魯迅先生誠不欺我啊!。

“文長此言大善,主公可進漢中王,率領我等復興漢室。”

見目的達成,諸葛亮、法正二人也不再拐彎抹角,隨即起身附和道。

“善!”

正所謂三勸三讓,如今形式已經走完了,若他再拒絕進位漢中王,恐怕真如法正所說的一樣會讓諸文武寒心,畢竟他們三人所代表的可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背後的勢力。

“主公英明!”

……

翌日

一場心照不宣的朝會召開,能來文武都來了,不能來的也委託友人帶來勸進表,因為這是收穫的時刻。

朝會一開始,許靖拿著一沓勸進名單給劉備,魏延、諸葛亮、法正活動了這麼久,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他們在在幹嘛,所以勸進表早就擬好了。

“諸君想擁立我為王,但沒有陛下的詔令,這就是僭越之舉,諸君這是陷備於不義啊。”

劉備看完勸進表,而後一臉為難的說到。

“主公,陛下被困於許都,社稷之器旁落於曹操之手,現在已是非常時期,我等應該權宜變通,不能拘執常理。

請主公先進漢中王,而後上表請奏陛下也不遲,事急從權,相信陛下也會理解我們的。”

諸葛亮清清嗓子說到

“是啊大哥,連曹賊異姓之人都能逾越稱王,更何況大哥乃漢室宗親了,別說區區漢中王,就是稱帝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張飛第一個跳出來附和,軍師說的沒錯,許都的皇帝不過是曹操的傀儡罷了,大哥乃漢室宗親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翼德!!”

劉備聞言大怒,隨即大聲呵斥一句。

張飛悻悻一笑,尷尬的退回佇列中,同時回頭狠狠的瞪了一眼魏延,彷彿在在說:

瞧你出的餿主意!。

魏延眼觀鼻,鼻觀心,無視張飛的目光,看來只要劉協不死,劉備是不會稱帝的。

“哎,希望陛下能理解我吧!”

劉備哀嘆一句,雖然沒有直接明說,但所有人都聽懂了。

“臣等,參見漢中王!!”

……

建安二十一年夏

劉備在成都被文武百官擁立為漢中王,正式向天下宣告季漢政權建立,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在漢帝劉協被囚,曹魏政權建立的情況下,一支代表大漢的旗幟在南方重新被升起。

劉備進耐人尋味的漢中王,再加上季漢最近的發展勢頭,讓天下士族突然想起了一個人,一個開掛的男人,漢光武帝劉秀。

因此,冀州、兗州兩地士族十分默契的對視一眼,而後心照不宣的派出族中嫡親子弟,離開中原前往荊、益二州為官,在爭鼎階段伊始時直接押寶劉備。

前者自不用多說,冀州作為劉秀的老家,他們覺著劉備就是翻版的劉秀,此時不去佔個坑將來恐怕會來不及。

至於後者更不用多說,要怪就怪曹操做的太絕了,太狠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這樣做。

……

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劉禪為世子,他現在孩子多了,曹操的痛苦他可不想經歷一遍,再說了,他的阿斗可一點都不差。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劉備進漢中王,自然是要大封群臣,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本次勸進最活躍,也是劉備最倚重,在季漢上下被稱為三架馬車的諸葛亮、魏延、法正三人。

而關於他們三人的職位,季漢上下所有人都在猜測,有人說他們三人會領三公之位,也有人說會領三州州牧之權,反正說的是煞有其事,各有各的理。

但很快,他們三人的官職就被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