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一股輕田租而重人丁,舍地賦而重人稅的味道。

正因如此,大漢戶籍冊上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從幾千萬到幾百萬只用了幾十年,那是因為人頭稅只會收取被戶籍登記的百姓上,像奴隸、奴婢等雖然收取的更多,但那也要登記才能收得到。

所以,為何一個小世家就能藏匿幾百上千人口,一個大世家甚至能藏匿上萬人,除了世家上下勾連外,被藏匿的百姓不願重歸戶籍也是重要原因。

畢竟辛苦勞作一年,突然發現連稅都交不上,既然如此,他們何必又執著戶籍呢,畢竟在世家的庇護下,他們不需要交人頭稅,只需要交田租即可,雖然高點,但剩下的養活一家人也沒問題。

也是對稅收政策的瞭解,魏延開始對世族的態度有所改觀,不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畢竟世家能野蠻生長,和大漢逐漸畸形的制度脫不開干係。

鑑於此,魏延曾提出過攤丁入地,地丁合一的稅收政策,將人頭稅併入田賦中一起收取,不再另行收取人丁稅。

這樣做的好處,一來減輕了沒有土地,或者土地稀少百姓的經濟負擔,因為人頭稅是固定的,每年都必須交,官府可不管你有多少土地耕種。

二來也可促進人口增長,畢竟人頭稅的存在,制約著百姓們生育的慾望,就算意外生下來了也會出現生子輒殺的慘劇,畢竟每多一個丁口,家庭就多一份負擔。

三來賦稅規則的簡單化,可減少地方府衙巧立名目,欺上瞞下任意加稅的情況發生,畢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不過此策遭到強烈反對,特別是以益州士族為首的政治團體,因為攤丁入畝的出現已經觸犯到他們的利益,取消人頭稅加大對田租的收取,這讓擁有幾萬畝,乃是十數萬土地的大士族怎麼活啊。

因阻力太大,魏延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將田租改為二十稅一,看起來上升了三成,其實以目前的畝產五石糧來換算,一畝地一年不過多繳納三斗的稅,相比於總產量來說九牛一毛。

一些士族雖頗有微詞,但考慮到三鬥稅的確不高,也就懶得去煽動百姓們鬧事了,萬一被魏延查出來他的鐵拳可不會留情。

而後再取消十五歲以下的人頭稅,十五歲以上一年只需繳納二百錢,換算下來一戶五口之家一年只需繳納一千錢,這一點魏延態度強硬,所有人都不敢有反對意見。

同時鼓勵生育,鼓勵百姓嫁娶事宜,並在新稅法中明確規定,新婚夫婦可減免全家一年賦稅,生育丁口同樣會減免賦稅。

三年內新增一個丁口,減免全家三年人頭稅。

五年內新增兩個丁口,減免全家五年人頭稅。

十年內新增三個丁口,減免全家十年人頭稅。

十年內新增五個丁口,減免全家十年內所有賦稅,同時府衙還會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讓孩子們茁壯成長。

魏延直接來個曲線救國,不要他取消人頭稅是吧,他以鼓勵生育為藉口來減免總沒錯吧,畢竟人口等於國力嘛。

至於減免了人頭稅後,會不會出現財政赤字,這一點魏延絲毫不擔心,只要他們能在五年內打通絲綢之路,蔗糖、海鹽、絲綢等,會為大漢攥取無數的財富,與其擔心沒錢,不如擔心人口太少。

哎,真希望現在有幾億人,這樣他們就是球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