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孫仲謀、周公瑾、魯子敬等人寢食難安,四處調集大軍集結艾縣,而後更是被迫將治所遷往建鄴。
而後隨主公入蜀抗曹,不料那劉璋聽信小人之言,背信棄義,遣人在中秋宴會上行刺,我等無奈之下,只能憤起反擊,以保全身家性命。
這才有了三月取蜀中、六月平巴郡,一年定益州,二年取南中等等,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劉璋陷我等於不義之地啊。
前者我有兵僅七千,江東三萬兵馬畏我如蛇蠍;
後者我有兵不過三萬,我視益州十萬大軍如無物。
現在我有精兵八萬餘,戰將上百、智謀之士更是數不勝數,先有天時相助,後有地利之險,今又有軍民齊心,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等之手。
區區二十萬曹軍而已,我視之如草芥,略施小計即可定矣!”
魏延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盡往自己臉上貼金,但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到最後還咋咋嘴,還有點意猶未盡。
魏延話音一落,整個軍帳內安靜得可怕,漢中、益州的文武看魏延的目光,彷彿在看神仙,但他們又挑不出什麼刺,畢竟這都是事實啊,當然,除了發起益州之戰的理由。
看魏延如此自信,所有人的心思都活躍了起來,對啊,他們怎麼把魏延給忘了,這位可是以軍略名滿天下的啊,說不定真有應對之法呢。
“幼常”
“諾”
魏延示意馬謖來說,畢竟剛誇下海口,現在又這般行事,他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諸位,經參謀部反覆研究,認為我軍雖有八萬兵馬,但與曹軍相比,仍具有較大劣勢,而且兩軍剛剛合兵一處,在後勤補給、情報傳遞、戰術指揮上,仍存在有諸多問題。
為避免發生意外,導致留下漏洞,讓曹軍有機可乘,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我們以守代攻,以銼曹軍銳氣!”
嗯?!!!
馬謖話音一落,軍帳內就嘈雜起來,就這,我褲子都脫了,你魏延不會就給我們看這個吧。
說得倒是好聽,以守代攻,說白了,就是做縮頭烏龜,依靠關牆據守而已,就這種戰術隨便找一個小孩都知道,這還要你說!。
魏延,也不過如此!
對帳內的嘈雜聲置若罔聞,馬謖繼續說道:
“鑑於陳倉道、褒斜道狹窄的地形,參謀部決定實施“結硬寨,打呆仗”的戰略方針,利用險峻的地勢,惡劣的天象,來拖延曹軍的進軍步伐。
具體戰略如下,在陳倉道、褒斜道上,計劃每間隔五里結寨,每間隔十里修關隘,每間隔二十里築要塞,利用硬寨、關隘、要塞來節節抵抗,銼曹軍銳氣。
而且受限於地形的緣故,曹軍就算有十餘萬大軍,也不能全部展開,每次參與進攻的軍士,多不過數千,少只有數百,對於防守方來說,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經過我們估算,曹軍就算打通了陳倉道、褒斜道,兵臨陽平關之下,也要到仲夏時節,而到了仲夏時節,秦嶺山脈內多發暴雨,導致山洪泛濫,其後勤補給一定會受影響。
屆時,曹軍人困馬乏,軍中缺糧,士氣必定低沉,我等就可尋找戰機,伺機反擊,大破曹操,北定中原!”
這就是魏延苦思的辦法,正面和曹操打對攻,只有死路一條,那麼利用秦嶺多變的天氣,利用險峻的地勢,再加上荊、益二州完備的後勤保障體系,和曹操打一場相持戰。
只要將戰事拖下去,拖到仲夏時節、更甚者拖到入冬時分,屆時天氣轉涼,北方河流凍結,曹軍糧秣轉運困難,而這就是魏延反擊的機會。
再次重申一點,這不是慫,這叫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乃堂堂正正的兵法。
曹操後勤一直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