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又多棧道,無法用糧車運輸物資,只能透過人力揹負搬運,而且棧道容易被破壞,後勤有被斷的風險,所以只能為奇兵,策應正面戰場,牽制漢中的精力。
同時,參謀部的威力開始逐漸顯露,僅透過情報分析,就能得出奇兵主帥,實在是意外之喜啊。
……
聽完曹軍的概況,帳內文武臉色各異,特別是閻圃,那一臉的幽怨是個人都看得出:
明明有更好的選擇,主公你偏偏選擇最差的,真是害苦我了啊。
……
“諸位,曹軍勢大,又從四路古道同時進逼漢中,如果我們分兵去一一防守,恐怕就落入曹軍的圈套了。
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為了集中精力應對曹操主力,不至於被曹軍一一擊破,我們決定放棄防守儻駱道、子午道,在西鄉、石泉二地駐防重兵,一旦夏侯淵躥入漢中,可依靠堅城防禦”
魏延話音一落,帳內嘈雜聲頓起,就連參謀部的佐官楊松、閻圃二人也不例外,因為此策是他和馬謖、法正、伊籍四人制定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魏……”
“爾等勿要多問,此事自有我等決斷,這只是一個通知,而不是徵求爾等的意見,另外此事乃軍事機密,擅自打聽者,格殺勿論!。
曹操生性殘暴,其麾下曹軍也同樣如此,徐州、彭城二地的前車之鑑,猶在眼前。
為保漢中百姓安全,避免慘案再次發生,經參謀部商議決定,將西鄉、石泉一帶的百姓,攏共計二萬五千餘戶,約十萬餘人,全部西遷至南鄭,或者南遷至成都、長沙二地。
此命令從明日生效,接下來的時間,太守府、縣府、各地士族必須竭盡全力的協助參謀部,完成對百姓撤離,若有異議、怠慢者,待漢中之戰結束,再做統一處理。”
魏延將閻圃到嘴的話打斷,放棄西鄉、石泉一帶,是參謀部為夏侯淵設下的陷阱,希望他能喜歡。
“我等遵命”
魏延都這麼說了,他們雖然百般不願,但又能怎麼辦,形勢比人強,除了遵從外別無他法。
“呵呵,諸位還請放心,遷移百姓所耗物資,皆由荊、益州二州來負責,我們會按照人頭來發放,伱等只需要聽從指揮即可。
另外,將百姓遷至南鄭後,是否願意繼續南遷至成都、長沙,必須由百姓自行決定,任何人不得強迫,或者從中阻攔,違者以通敵罪論處!”
魏延特意在人頭兩字上加重了語氣,其中蘊含的意思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懂,但看楊松的臉色他一定是聽懂了。
至於遷移百姓耗費的錢糧,會不會影響到軍資補給,這點倒不用擔心,因為參謀部私下已經傳出訊息,益州軍將會在漢中,以每斛五百錢的價格,無限制收購糧秣。
隨著降雨減少,乾旱加劇,各地的糧食產量都受到了影響,但荊州還好,畢竟魏延、諸葛亮都酷愛基建,水利設施到處都是,所以荊州的仍然是糧食出口第一大洲。
但價格還是在緩慢上行,目前荊州糧價已升至百錢一斛,益州糧價已升至一百五十錢一斛,魏延對此也沒什麼表示,畢竟這是供需關係變化,而導致的價格上漲,說明荊州已經走上正軌,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而漢中收購的價格,與出口江東的價格一般無二,只是出口江東要許可證,目前只有糜家才有,所有人只能幹看著流口水。
現在好了,漢中以同樣的價格收購,雖然利潤沒出口那麼大,但賺個一倍不成問題,相信荊、益二州的世家、豪族、商人,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言歸正傳
“至於正面戰場,諸位更不用擔心。
在下自認為軍略過人,當初僅以七千兵馬屯駐通城,略施瞞天過海之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