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趟五丁關,將此計劃交給劉備後,然後速速返回南鄭聽令。

對於這個義陽小老鄉,魏延抱有非常大的好感,在他領兵入漢中時,特地從劉備麾下要了過來,就單單那一句: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就註定傅肜的未來,比很多人都要廣闊。

最後,魏延讓人去通知漢中所有文武,於明日早上在營中舉行軍議,並強調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

翌日

南鄭,輜重營

本次舉行的軍議,幾乎沒有任何的掩飾,不管你是誰,只要你是漢中官員,都可以來參與,因為魏延對抗曹操的策略,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根本不需要任何掩飾。

不一會兒,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望著上首的魏延,看他有何對敵良策。

“孝直,先同諸位講講曹軍目前的動態,好讓大家心裡有個底”

見人來的差不多,魏延示意法正開始。

“諾”

“諸位將軍,透過收集的情報分析,情報參謀部得出結論,曹軍正面主力分為兩個集團,即依託於渭水為補給線,屯駐在陳倉、郿縣的曹操主力集團,以及屯駐三輔、長安的夏侯淵奇兵集團。

另外,還有由曹洪率領的隴西集團,正在向西涼進軍,但此處戰場與正面戰場無關,可先擱置一旁再議”

參謀部,是魏延就本次漢中之戰,借鑑現代作戰的參謀體系而成立的。

集情報收集、資訊傳遞、物資轉運、戰術制定等功能,當然,魏延搞起來的參謀部,肯定不能和現代相比,但對目前的大漢來說,無疑是先進的、耳目一新、具有里程碑式的。

目前參謀部里人不多,魏延自領參謀長,負責統籌規劃,總覽全域性。

馬謖為作戰部參謀:主要負責戰術、戰略的制定,同時也要負責戰術實施。

法正為情報部參謀:負責情報的收集、分析、傳遞等工作,也要配合作戰參謀,負責制定戰術、戰略。

伊籍為後勤部參謀,此次將他從成都調來,主要負責糧秣、軍械等物資的生產、收集、轉運工作,以保障大軍後勤供應正常

當然,二級參謀部也不是單打獨鬥的,像楊松就在後勤部,閻圃就在情報部,還有其他的文官,就不一一贅述了。

正所謂:兵者,國家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魏延認為,將此大事交付於一人之手,早晚會出禍患,秉承著這個理念,魏延才創立了參謀部,畢竟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嘛。

就拿本次漢中之戰來說,要不是將所有情報集中,魏延他們也不會發現,曹軍正被後勤、以及內部動搖所困擾。

“曹操主力集團,有精銳步卒十二萬,精銳騎兵萬餘,目前騎兵集團已經離開陳倉,且去向不明,但根據情報推算,應該在上邽、下辯一帶。

步兵集團被曹操一分為二,分別在陳倉道的終點陳倉、褒斜道的終點郿縣兩處駐紮,從目前曹軍的態勢看,他們應該會沿陳倉道、褒斜道進軍,先攻破陽平關,後取南鄭,結束漢中之戰。

夏侯淵集團為奇兵,共有曹軍兵馬三萬餘,皆由西涼、南方士卒組成,善於山地作戰,夏侯惇與夏侯淵分領,分駐紮於周至、長安二地,進攻路線應是沿著儻駱道、子午道進攻,直擊漢中西鄉、石泉二地,對南鄭、陽平關形成大包圍。

但從情報來看,目前漢中之戰的後勤保障工作,都是夏侯惇在負責,所以此路曹軍名義上是夏侯兄弟節制,其實是夏侯淵一人”

法正侃侃而談,對於曹軍的進攻路線早就瞭然於心,陳倉道、褒斜道較為寬敞,適合糧車透過,補給方便,適合主力行軍。

儻駱道、子午道道路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