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就這樣繼續著,無論是奧德託還是陳向北本人,他們都不會叫停放棄。

其實陳向北早就知道體能訓練的重要性,甚至於還沒有接觸職業賽車之前,就已經在廣深家中自行鍛鍊。

奈何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身體素質提升的速度,跟不上自己在方程式領域的跳級速度,短短一年時間內增長的肌肉量,還不足以達到f1車手的標準。

幸運的是,布朗gp車隊有著非常專業的運動恢復裝置,能最大限度的幫助陳向北進行訓練後的肌肉修復,其中就包括這個時代最為先進的液氮冷療艙。

這套裝置的前身源自於低溫理療法,就是運動員在賽後躺入放滿冰塊的浴缸內,透過瞬間的低溫刺激,加速肌肉排酸,提高抗炎能力,以及促進肌肉恢復。

國內大眾得知這套低溫療法,還是透過nba傳播進來。比如早些年很多媒體報道,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在賽後,就會第一時間依託液氮冷療倉來緩解肌肉疲勞。

本來布朗gp這種級別的私人車隊,資金力量玩不起高階裝置,強如曾經的“御三家”威廉姆斯都沒落了。

奈何本田集團給它留下來豐富的遺產,研發總部的這座布萊克利工廠,老本直至賓士集團接盤都還吃了好些年。

要知道05年本田集團全盤收購bar英美車隊,身份從引擎供應商轉型為底盤製造商的廠隊,三年時間累積投資高達驚人的十三億美金,位居各支f1車隊的榜首。

還沒算他自家本田引擎的研發費用,否則會更加誇張。

這就是為什麼,本田東京總部會毅然決然退出f1,哪怕歐洲這邊連ra109原型車研發出來都棄之不用,實在是燒錢太狠又遭遇金融危機,地主家也沒有了餘糧。

除了體能方面的高強度訓練之外,陳向北身體狀態恢復的間歇時間,他同樣沒有閒著。

布朗gp車隊的研發工程師們,對陳向北進行關於f1賽車的系統性培訓。

汽車運動跟賽車工程不僅僅是兩個名詞,它們還是兩門專業的學科,就跟大家認知裡面的計算機專業、土木專業等等沒有任何區別,無非就是更為定向細分。

還是那句老話,真正的頂級車手就不可能是個文盲,掌控幾門外語跟汽車知識屬於基本要求,否則你永遠做不到真正的“人車合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般車手進行賽車反饋,最多就是說自己轉向有些不精準,亦或者說加減檔的感覺不好,讓車隊工程師趕緊檢查下哪裡有問題。

但車隊工程師又不是你肚子裡面的蛔蟲,不精準跟感覺不好怎麼準確定義?

車手無法給出具體方向,那麼車隊工程師就很難達到要求,從而會出現賽車怎麼都調不好的狀況。

相反如果這名車手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他就能精準表達轉向傾角應該設定多少度,變速箱齒輪比應該多少,車隊工程師聽到後就一目瞭然,雙方不用玩“猜猜猜”的遊戲。

f1圍場裡面的頂級車手標準之一,那就是懂賽車知識反饋,以及會配合車隊工程師調車。

陳向北上輩子開方程式賽車的時候,一定程度上接觸跟學習過相關知識。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在格蘭披治賽事中反饋關於f3賽車調校,讓包括澤野弘樹在內的策略組成員十分震驚,理論上這屬於低階別方程式車手接觸不到領域。

不過陳向北上輩子畢竟只開到f2,相比較f1那複雜的氣動跟機械原理,還是有著一定差距。

他還需要透過更多的學習,以及頂級研發工程師的教導,才能做到系統性的掌控賽車工程這門學科。

否則永遠都只是在盲目的開,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布朗gp車隊的研發技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