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臘月下旬,胡殊同意識到融資在春節前是無法敲定結果了。

估值的問題,前前後後已經商討了四輪,胡殊同29億不鬆口,對方雖然提到了加價卻遲遲不肯拿出新的資金量。

這個過程胡殊同心有準備,畢竟這是初創企業投資,人們對看不見的東西總會更加謹慎,花上個把月的時間進行內部磋商,再正常不過。

況且天使輪變作a輪,這樣的跨度等上再長時間也值得。

這個年,胡殊同便打算留在明江了,出發的時候他就在心裡下了決定,回去的時候一定是帶著結果回去。

這一輪融資牽動著同興的每一個人,一旦拿到不菲的投資還有另外一個大好處,那就是對員工的激勵。

胡殊同不想回到同興靜默以對,讓這件事反反覆覆擾著人們的情緒。

留在這裡隨時等待下一輪會議,最終帶一個數字回去,告訴大家我們能編一個多大的籃子,一起高昂地往下走才最好。

胡殊同給柳知英打了電話,除了交代一些公司年前年後的事,還給柳知英安排了一個專項任務,希望他年後能夠儘早去一趟西部。

此去西部,不是去隆威縣也不是為強運,而是到甘州首府武關市和其他大城市,後續還要做甘州省外的市場資料。

西部,正在成為冷鏈的熱點,那般廣闊的地域,潛在的市場空間是無與倫比的。

這不只是胡殊同的個人嗅覺,而是業界很多人都已開始注目那裡。

胡殊同不僅需要宏觀現狀,還需要細緻的想法乃至解法,這件事惟有柳知英搞得定。

接到任務之後,柳知英沒有問去做什麼,而是在內心思量著自己要發掘什麼。

因為在那裡的很多地方,尚且不能用藍海去形容,而是等待開發的地帶。

楊成海這邊,年後更加不會輕鬆,胡殊同所交代的,簡單來說就是“第一階段正式啟動”,意味著所需的供應商全面提刀上馬,配送大產業將在一個月後,掛鞍、揚鞭!

楊成海太喜歡這樣的利落了,資金的事不多說一句,你只管去打自己最硬的拳頭,不要為其他的事費心勞神。

也是這一刻,楊成海內心慨嘆難抑,沒有旁外的話就是在說,按我們既定的最大規模、最高規格走。

還未見最後的融資金額,這也就意味著即便融資不理想,他胡殊同也會去想別的辦法補資金缺口。

奔在這路子上十幾年的楊成海,在那些曾光明的歲月裡,不是為別人託底就是給別人做保。

而如今,我楊某人竟也能混到有後盾的一天!

……

同興配送融資在明江業界也漸漸炒了起來,很多業內人也揣測著最終的企業估值。

如果是3億估值,幾千萬的資金注入在時下來說只是小打小鬧,可要是30億,那可就是頭臉不俗的業界大談了。

後者還意味著合作空間,本質上家家在做的都是路的事,誰也建不起自家的“冷鏈高鐵”,所以只要是在這個大圈子裡的,都是潛在的合作伙伴。

這一天,胡殊同接到了一個邀請,對方也算得上老面孔了,胡殊同的明大校友,坤宇建材的侯歡。

其言辭也是圍著明大來說,得知胡殊同在明源市,希望校友一聚,地點也選在離明大不遠的酒店。

這兩年胡殊同來明源,心裡總有點刻意避開明大那個地方,不管是實驗樓還是教學樓,只要瞧上一點點,心裡就塞得滿當當。

哪怕只看一眼明大校門的石刻,他就會想到緊張地等在那裡,陪那個忙碌的老頭在去機場的路上說說話。

見面時,胡殊同的神色不太活泛,侯歡滿心明瞭,同興的融資並不順利,生生把這眼前人從年前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