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停下腳步,很自然地落於朱元璋身後,才道:“陛下心裡很清楚答案,又何必問微臣呢?”
朱元璋哼道,“誰跟你說咱清楚的?咱不清楚!”
劉寬微微愕然。
他既懷疑老朱在睜著眼說瞎話,又懷疑老朱是對雷電、神鬼之事真有那麼點敬畏。
但這種敬畏應該不多。
如果誰想利用“神鬼”、“天意”等類似概念,讓老朱做出不利於家人、不利於大明的事,老朱絕對會砍了他。
甚至,即便真有鬼神冒出來,當面讓老朱把大明江山讓給天命之人,老朱也會先砍這鬼神一刀試試。
想到這裡,劉寬道:“陛下方才跟著聽了一節自然課,想必應已察覺,後世的科學之道與儒釋道皆不同。”
“沒有‘天人感應’、‘天命’、‘神鬼’、‘輪迴’、‘宿命’等概念。”
“如微臣在課堂上所講,走科學之道的人,只相信他們所觀察到並求證過的道理。”
“具體到雷電上,則認為其不過是天地萬物之一,猶如隨處可見的泥土、花草,只不過形象、特性乃至誕生、消亡都比較奇特罷了。”
“如此,雷電不論是擊中人還是物,都不過是在遵循它的道理。”
“如人站在高出、樹下,或是雷雨天手持金屬等能導電之物,都更容易被雷擊。與人的品德、皇帝的作為,其實毫無關係。”
朱元璋聽得點頭,隨即又看向劉寬,問:“科學不講‘天人感應’,那‘君權神授’呢,科學又是如何看待的?”
劉寬頓時頭皮發麻。
雖然答案很簡單,但他不敢說啊。
見劉寬一臉糾結、緊張的樣子,朱元璋一笑道:“看來這問題讓你很是為難,這樣,咱們到奉先殿去說。”
‘到哪裡說我都覺得為難!’
劉寬心裡吐槽,人卻老老實實地跟在了朱元璋、朱標後面,來到奉先殿。
揮退了正殿內其他人,只剩三人後,朱元璋便坐在龍椅上。
“那麼多不能說、不該說的話你都跟咱說了,如今又是咱的女婿,是一家人,說說這君權神授也無妨。”
老朱都這麼說了,劉寬只能選擇相信。
他理了理思緒,沉吟著道:“陛下,在後世科學人員看來,不論是‘天人感應’還是‘君權神授’,都是人君統治萬民的工具。”
“‘天人感應’自董仲舒提出,儒學便變成了儒教。因其可輔佐帝王維護君權,儒學在歷朝歷代都是顯學。”
“不過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並非憑空得出,而是糅合漢初儒學中的災異說、先秦墨家的天罰理念以及一些道家思想得來的。”
“至於君權神授,出現時間更早,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甚至三皇五帝之時。”
“且以‘君權神授’理論輔佐君主統治並非中國獨有,而是世界各地都有。”
“因此,在科學看來,君權神授不過是社會發展到某種程度,必然會誕生的一種現象。”
說到這裡,劉寬一時停下。
朱標在旁評論道:“君權神授之事,確實直追三代。《尚書·湯誓》有載: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
“這番話其實就是商湯借天帝之名,指責夏桀殘暴有罪,他伐滅罪夏,以商代之,是應天命,將萬事順遂。”
朱標說完,見沒人接他的話,略覺尷尬。
他望了望,發現劉寬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朱元璋也在沉思。
很快,朱元璋就摸著下巴,盯著劉寬開口了。
“你方才也說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都是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