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要賞賜,劉寬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何況他這兩份秘方,確實能夠為大明帶來大筆財富,還是源源不斷的那種。
不過劉寬現在沒特別想要的,便道:“陛下賞賜些金銀、商鋪即可。”
朱元璋略帶深意地問:“田地不要了?”
劉寬之前向朱元璋要田地,主要是為了安老朱的心。
他原本覺得如今數千畝田地夠了,可聽老朱這麼一問,他便順勢道:“田地自然也可。”
朱元璋一笑,道:“那此番便賞賜你黃金萬兩、寶鈔十萬貫,田地兩百頃,直隸各處商鋪十處!”
劉寬聽了略微驚訝,隨即便拱手道:“謝陛下!”
老朱這番賞賜明顯要比前幾次多得多,但相較於劉寬所獻的兩份秘方,仍不算什麼。
何況,田地兩百頃(兩萬畝)沒說是良田,也沒說在何處。商鋪雖指明在直隸,卻未必在京師,也許在哪幾個小縣城也說不定。
所以認真計較起來,田地、商鋪都算是黃金、寶鈔的添頭。
劉寬從未想過靠老朱的賞賜發家致富,謝恩之後便不再多想,而是談起與鐵路相關的另一件事。
“陛下,不論是要運營鐵路,還是日後及建設新的鐵路,都需要專門的機構。因此,微臣請在通政院交通司下設鐵路局。”
通政院原為通政司,是在六部改革中升格為通政院的,下轄承進司、驛傳司、交通司。
交通司之前下轄官道局、水路局等機構,專門負責籌劃水陸交通之事。
鐵路運輸既是新的交通方式,相關部門自然該隸屬於交通司。
朱元璋聽了劉寬的話卻一陣沉吟,隨即道:“若將這鐵路局放在通政院交通司下,該由誰主持其事務?眼下大明除了你,恐怕沒人能勝任吧?”
“若將你調去交通司,科技司這一攤事誰又能擔得起來?”
“依咱看,不如先將鐵路局歸於科技司下,由你將鐵路局的架子搭起來,待將來其運作成熟,再移歸交通司。”
劉寬想想,發現鐵路局的初期工作確實離不開他,而科技司的一攤事務除了他暫時也沒人能擔起來。
雖然他進入科技司之初就注意培養人才,可他穿越大明都不到一年,這麼短的時間,他著手培養的那些個人才都還沒成長起來。
沈璘、柳延、馬夢陽等由吏員升上來的官員且不提,即便是郭天問、裘七尺等在科技司任事大半年的主事官員,也沒哪個能擔起整個科技司的事務。
想到這裡,劉寬道:“鐵路運營之事,微臣也只是有些見識而已,並未做過,此番只能勉力為之。”
“此外,鐵路局搭建必然需要一批精幹官吏,還請陛下准許微臣擴大官吏選拔範圍。”
朱元璋道:“有見識總比其他人毫無頭緒要強。至於鐵路局所需官吏等人員,除了兵部,其他各部院官吏任你挑選,咱都應準!”
······劉寬回到府上,便癱坐在交椅上,嘆了口氣。
朱蕙蘭忙問,“夫君這是怎麼了?”
劉寬道:“我受命組建鐵道局,估計要忙很長時間——之前那種清閒日子沒了。”
朱蕙蘭聽了失笑,“別人做官,都想多攬些差事,好多些權利。夫君倒好,只圖清閒。”
隨即衝一旁招了招手,“冬梅,來給老爺按摩一番,讓老爺鬆快鬆快。”
“是。”
冬梅答應一聲,立馬過來施展她的拿手活。
感受著一雙小手從肩膀按到頸部,又按到頭部,綿柔又不失力道,劉寬不禁呻吟了聲,閉上眼睛,竟睡了過去。
天氣熱,朱蕙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已經額頭冒汗的冬梅不必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