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了下去,讓人不免更加的疑惑。

朝堂之事,絕非三言兩語便能夠說得清楚,李瑾瑜對此並不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很難做到安穩。

安穩是李瑾瑜的追求。

李瑾瑜不需要“神龍政變”,李瑾瑜要的是絕對安穩,是平滑的過度。

曹正淳入宮數十年,對於朝局的變化知之甚詳,雖然知道李瑾瑜的勝率超過九成,卻也沒有做出逾越的行動。

武則天讓他傳旨,他就過來傳旨。

李瑾瑜給辛苦費,他就照單全收。

狄飛驚問他情報,他就按條收錢。

雙方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就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的金錢關係。

皇宮中的太監,與朝臣之間存在這種關係即可,別的全都沒有意義。

什麼都是虛的,金錢才是真的。

李瑾瑜塞過去一張銀票:“能不能告訴我,為何這個時候要我回京?我不問具體的,你告訴我好壞即可。”

曹正淳收起銀票,笑道:“當然是大大的好事,對王爺很有幫助。”

“太子最近在做什麼?”

“聽戲,聽曲,喝酒飲宴。”

“沒有人勸諫麼?”

“有人勸諫,但太子不聽,還有御史參奏,但被陛下盡數壓了下去。”

李瑾瑜聞言雙目一亮,這卻是絕好的事情,看來奶奶非常的靠譜,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急迫,萬不可操之過急。

如此算來,過完年可以回金陵!

和虛若無商議了一番,虛若無也覺得沒什麼事,多半是正式認祖歸宗。

既然是認祖歸宗,自然要把妻兒全部都帶上,別的不說,鐵飛花、蘇櫻和虛夜月,是一定要回到洛陽的。

打定了主意,李瑾瑜帶著妻兒去洛陽過年,沿途走的並不算快,一直到臘月二十八,車隊才趕到龍門。

上官婉兒早已在此等候。

李瑾瑜剛剛到達龍門,上官婉兒立刻帶著文武百官來傳旨,宣佈李瑾瑜為孝敬皇帝李弘嫡子,為皇室嫡長孫。

李弘是武則天長子,顯慶元年冊立為皇太子,孝順仁德,體恤民情。

上元二年,隨行洛陽,猝死於合璧宮綺雲殿,時年二十四歲。

李治和武則天悲痛不已,追贈李弘為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禮葬於恭陵,是唐朝首位死後追封皇帝的太子。

只不過這個所謂的暴斃而亡,歷朝歷代均有無數演繹,有人說確實是疾病猝死,也有人說是武則天辣手殺子。

這事兒怎麼形容呢?

武則天的殺戮實在是太多,閨女兒子無不可殺,無論什麼黑鍋,都能讓她穩穩地背住,武則天對此也是無奈。

哪怕武則天昭告天下,李弘確實是疾病猝死,又有幾人會相信呢?

這就是武則天的那句感嘆,當她踩著累累屍骨登臨至尊之位,她得到的不僅是天下,還有數不盡的仇人敵人。

兒子是敵人,兄弟姐妹是敵人,從前的朋友變成敵人,等到把這些敵人盡數清除,只餘下一張冷冰冰的龍椅。

當年的事情,李瑾瑜不知詳情,不過對於上官婉兒來傳旨,倒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彈出腰間的紫金龍玄劍。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紫金神龍在雲端翻湧一炷香時間,才回到腰間。

一時之間,朝臣震動,李瑾瑜沒有時間震動,立刻去皇宮拜見武則天。

張柬之看著李瑾瑜的背影,不由得感嘆道:“真是李唐之幸,楚王真的是孝敬皇帝的子嗣麼,如果是真的,為何要被尉遲家收養?陛下怎麼會……”

狄仁傑咳了幾聲:“慎言,這種事情不是咱們該說的,宮闈之事,歷來都是真假難辨,我也不知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