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瑜道:“我與大理鎮南王世子雖有些私交,但畢竟是外臣,不好直接插手,便由我做一個公證人如何?”
鳩摩智道:“公子淵清玉絜,若作為公證人,那再好不過了。”
本因道:“老衲亦認可。”
少林藏龍臥虎,高手如雲,鳩摩智自然不會拿少林絕技與人交換,否則引得少林高僧前來,那是得不償失。
他拿出西域之地三卷高深秘籍,甚至有大明尊教的《光明經》……
可惜,人家不換,便只能武鬥!
“諸位,請!”
“小僧領教諸位六脈神劍。”
鳩摩智雙手合十,微微一晃,掌心已然凝聚一團火焰,卻不是虛夜月那種灼熱,而是帶有金鐵之氣的鋒銳。
此法不是別個,正是吐蕃寧瑪派大輪寺鎮派絕學——火焰刀!
江湖中刀劍之法最多,但若論灼熱類刀法,卻是非常少,能夠於手掌凝聚灼熱刀氣的,就只這麼一家。
鳩摩智雙手一合一分,雙掌之上已然凝聚灼熱刀氣,身體側歪,火焰刀氣直奔本因而去,雖然隔著兩丈,李瑾瑜仍舊感覺到了灼熱鋒銳的勁力。
雙足連點,後退數步,一來表示絕不插手,二來則是帶何君琪遠離。
否則萬一被刀氣劍氣誤傷,何君琪肯定不介意放金蠶蠱咬人。
本參左手小指一伸,一條氣流從指尖激射而出,點向火焰刀氣。
左手小指,少澤劍,忽來忽去,變化精微,手指一揮,劍氣已到,刀氣劍氣相互對沖,眨眼之間互相抵消。
鳩摩智雙手皆有火焰刀氣,右手火焰還未散去,左手火焰刀已然斬出。
本觀中指一豎,中衝劍向前刺出。
這路劍法大開大闔,氣勢雄邁,和以變化為主的少澤劍配合,自然而然形成剛柔並濟、快慢相融的效果。
鳩摩智以一敵二,分毫不懼,雙手連斬,火焰巨刀接連斬出,竟然也是凝氣成兵,而且速度更加迅捷。
劍指掌刀瘋狂對沖,禪房內盡是呼嘯之聲,忽而刀氣斬斷劍氣,忽而劍氣點滅刀氣,但終歸刀氣更勝一籌。
至少在這對沖之中,刀氣的灼熱仍然存留,禪房至少熱了十二三度。
鬥過數招,眼見鳩摩智的勁力越來越強,火焰刀越發越快,本因、本相先後出手,兩道劍氣圍攻而至。
本因用的是商陽劍,巧妙靈活,難以捉摸,本相用的是少衝劍,劍法輕靈優雅,快慢隨意,變速隨心。
由於段譽真氣早已導氣歸虛,四人並未給段譽輸送真氣,真氣充足,劍法威力也更勝一籌,雖初學乍練,還未純熟,鳩摩智一時之間也難以抵抗。
鳩摩智自然不是講規矩的人,眼見六脈神劍如此高明,心中多有貪念。
右手一震,氣勢再升,刀法從迅捷變為剛勐,好似長槍大戟,又像千軍萬馬急衝而來,滿是蒼涼鐵血。
左手輕彈,速度提升三成,用的卻不是無形之刀,而是有形刀法。
看似左手刀威力衰減,但速度實在是太快,眨眼間已經八十一刀,本因、本觀、本相三人都被刀氣迫退。
沒有三人照拂,本參的少澤劍,卻是難敵鳩摩智沉重如山的火焰刀。
眼看本參就要敗下陣來,一道拙滯古樸的劍氣射向鳩摩智肩窩,劍氣威力遠在四人之上,鳩摩智慌忙避開。
不等鳩摩智站定,被迫退的三人再次圍攻而來,劍氣呼嘯,連綿不絕。
只不過這次並非是以四本為主,而是以剛剛出手的一燈大師為主。
一燈大師功力最為渾厚,且修行六脈神劍數日,用的精純熟練,更兼關衝劍拙滯古樸、端莊凝重、穩如山嶽。
以關衝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