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儼的溜子傳來訊息,說是有西域大食國拜火教護法要去天竺朝聖,路過洛陽,借宿在白馬寺中,此護法在西域無人不知,有通天徹地的本事,功力已臻化境,與釋宗羅漢堂首座不相上下,明崇儼聞之大喜,連忙趁夜來到白馬寺拜謁。
睡眼惺忪的引客僧人,開啟後門,見到附近溜子帶著的明崇儼點頭示意,溜子早已打點好一切,引客僧左右環顧街面上沒有巡夜的金吾衛,將明崇儼引入到會客廳中,然後就去找拜火教護法。
按捺不住興奮的明崇儼,焦慮的等待著,半息不到,廳外傳來沉重的腳步聲,想是內力極高之人,明崇儼趕緊起身,待來人進入,作揖有禮的說到:
“辛苦大師傅,只要今日讓明某得償所願,李唐天下之物仍大師傅採摘!”
進來之人上半身還在黑暗中,緩緩走進光線,逐漸完全顯現,明崇儼抬頭一看,驚訝到:
“怎麼是你!”
來人並不是拜火教護法,而是對其恨之入骨的生魍,原來這拜火教與釋宗素有淵源,早年羅漢堂在辯機大師的帶領下,曾在其有滅教之危時施與援手,這次拜火教護法途徑洛陽,便是事先與辯機大師的徒弟懷義羅漢有所溝通,懷義羅漢不便出面,就安排生魍為其接風洗塵,機緣巧合之下,生魍截獲明崇儼來此尋求幫助一事,便心生一計,要藉機報復。
生魍看著趾高氣揚的明崇儼,強壓怒火,說到:
“你這欺師滅祖的雜碎,今日某家就替你師父清理門戶!”
明崇儼壓下驚慌的情緒,裝作鎮定的說到:
“貧道乃朝廷命官,也是一品堂管事,你這刁賊,還不退下,不知道宗主袁天罡的厲害?”
明崇儼搬出袁天罡,想要嚇退生魍,此時的生魍已是氣憤上頭,什麼也顧不了,大罵一聲:
“你個狗雜碎,還敢在某家面前囂張,拿命來!”
生魍一招成名的破陰指使出,明崇儼躲避不及,當場斃命,生魍命人將之抬去南邊的朱雀大道,並將一塊仿照的章懷太子府令牌放入其中,臨走之前,又對著明崇儼的屍體猛啐幾口,踩上幾腳,方才洩恨離去。
生魍將明崇儼之死被嫁禍給章懷太子的手段十分拙劣,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但武則天敏銳的政治嗅覺立馬藉此大作文章,示意北門學士出身的洛陽京兆尹將殺人兇手定為章懷太子李賢,並藉此派員到長安東宮中搜查,早已被安排好的幾百套盔甲被發現在太子的馬廄之中,而被儒門四姓送出長安的太子寵奴被一品堂截獲,威逼之下,供認太子安排人殺了明崇儼,並意圖謀反。
高宗李治不敢相信自己心地善良的兒子會犯此彌天大錯,儒門四姓也為章懷太子極力開脫,但之前的流言,早讓章懷太子失去民心,武則天堅持,
“皇帝為天下表率,太子更應垂範,為人子卻心懷謀逆,方大義滅親,以安天下,怎能開赦?”
高宗李治只能求助道士洪吉,在洪吉的幫助下,武則天最終同意將章懷太子貶為庶民,剝奪姓氏,幽靜長安。
一番風雨過後,李唐王朝愈加垂危,曾經紅透一時的寵臣明崇儼火化之日,除了洪吉再無他人,洪吉抽泣著將好友的骨灰收斂,並吩咐明玉宮的接引童子將明崇儼的遺物收拾整理,改日遇見鶴鳴山正一道同門,便讓其帶回,魂歸故里。
接引童子將明崇儼的遺物整理一番,發現一卷皮質經書,很是老久,充滿異味,本想將之扔出到垃圾中,但卻收藏的很好,猶豫一下,想到死者為大,還是將之放入遺物中,待人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