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川峽路能十日內到廣南府?”
“老爺往廣南府赴任,我便壓著夫人收拾的笨重傢什走的水路過來。從岷江先往南,再上嘉陵江,須經阮江或湘江方能入西江到廣南。”
也不知道那核桃糕是不是甚合俞師爺口味,他回答難得地細緻。轉過頭看章蔓清已經拿著筆,粗粗在紙上畫出這條線路。
他忍不住挑了眉。知道這位姑娘愛看山川地域志,便是廣南路各縣的地方誌都搜了過來。
只是這些堪輿圖多有謬誤,而他往廣南這一路的情形都是親歷,對比章蔓清畫出來的,已經能算得上精準。
“這一路,不足十日?”
俞師爺被章蔓清的話拉回思緒,盯著圖猶豫:“順風順水日夜兼程……”
俞師爺顯然對自己的說法沒什麼信心。章蔓清便指著圖上左下角繼續問:
“先生,這裡是什麼地方?”
“羈縻州縣1,西南夷。”
章蔓清聽畢,抬眼看向眯著眼瞧她的俞師爺。
這些日子她也摸出這隻猞猁的脾氣,言簡意賅的時候,多數想到了什麼,只是還不確定是以有所保留。
而眯著眼瞧她,便是考教了。
若經羈縻州和西南夷,路途短了近一半。只是,白家能走這條路?
章蔓清看向白舜英,他正跟章節南頭抵著頭說話。這個先不急著問。倒是另一件事……
“若是白家能走,別家也能走吧?”章蔓清手指從川峽劃過羈縻州縣和西南夷問。
這下俞師爺眯著的眼睜開了,饒有趣味地回:“若能,如何?”
章蔓清自封府以來,跟俞師爺說話便沒了太多顧忌:
“川峽一向物產極豐,可謂帝國又一糧倉。”
言下之意,這條路若能通,哪兒還愁海路通不通。
俞師爺似很滿意她的應答,點頭去拿茶盞。章蔓清趕緊站起來去提紅泥爐上的小銅壺,這也是剛才她讓人拿進來的。
他們這廂一動,白舜英那頭也住了口看過來。
“舅舅先喝口茶吧。”章節南體貼地建議。
白舜英確實說得口乾,點點頭。
章蔓清便坐到泥爐旁分茶烤茶,趁這空檔,俞師爺湊到白舜英身邊問:
“這川峽路的掌櫃怎麼遞訊息過來的?”
也不知是先前聽見他們的話,還是早就預備了有此一問,白舜英直截了當地答:
“羈縻州縣都有不少好藥材,白家從他們那裡進藥不是一年兩年了。經赤河或是盤江,都有辦法轉上西江,便能順水過來。”
章蔓清見俞師爺沒再說話,沏好茶,搶在章節南前面去端給白舜英。章節南便送了杯給俞師爺。
章蔓清跟母親白氏學的茶,聽母親說過白家日常飲食多通藥理,常將紅棗碾碎了放進茶水。她沏給白舜英的,便是按白家的習慣。
“舅舅,都說九溪十八峒,那些江河怕是都小得很吧?”
俞師爺拿著茶盞的手頓了頓,嘴角微微上揚,低頭抿茶。俞師爺的表情落在了白舜英眼中,臉上也帶出了笑意,這個外甥女果然心思細密。
“蔓姐兒想的是。說是江河,其實在羈縻州那頭,水都小得很。”
聽了白舜英的答話,章蔓清又緊著問一句:“這條水路能走多大的船?”
白舜英擰眉邊想邊答:
“藥材麼,都是極難得的,咱們家沒用過大船。我跟著走過幾回,有幾處河面又窄,吃水也淺,還找了船工拉船。怕是,上不得大船。”
章蔓清慢慢挪著步子,屋子裡繞了個大圈踱回茶水幾。先看了看炭火,銅壺裡添了些水,然後眼珠子轉到俞師爺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