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多個書商對比。這樣才能確保我們能夠得到最有利的條件。”

因為李雲帆知道,在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盜版,而且現在隨著小說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一些不法書商卻已經開始了盜版大業。

他們利用各種手段,非法複製和傳播《尋秦記》,從中牟取暴利。這無疑給正版書籍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所以李雲帆知道自已阻擋不了這種盜版的趨勢,還不是答應了那些正版書商的提議。

沈從文點頭表示明白,自已會從中做出安排。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書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開始尋找作者模仿《尋秦記》。

趙明輝就是其中之一。他接到了這類約稿後,一邊觀望報紙上的論戰,一邊開始著手創作他的《尋唐記》。

他選擇了隋朝末年作為故事背景,將歷史與想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名為《尋唐記》的小說。

在這部小說中,趙明輝借鑑了清代的《隋唐演義》,講述了一個現代人意外穿越到隋朝末年的奇妙經歷。

主人公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背景下,結識了各路英豪,包括英勇善戰的將軍、足智多謀的謀士以及忠誠耿直的義士。

同時,他也遇到了各色美女,與她們展開了一段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趙明輝的寫作速度非常快,他幾乎每天都能更新數千字。

然而,這種高效率的寫作方式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有些情節他並沒有仔細推敲,而是直接從《隋唐演義》中照搬過來,稍作修改後就用在了自已的小說中。

他並不太在意後續情節是否合理,只是急於求成,想要儘快完成這部作品。

這種粗製濫造的寫作方式讓《尋唐記》的質量大打折扣。

儘管如此,《尋唐記》的出版速度卻比之前林子軒剽竊的速度還要快。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部小說的前十萬字就已經開始付印了。

出版社看中了這部小說的市場潛力,希望能夠儘快推出續集來吸引更多的讀者。

當李雲帆拿到那本模仿《尋唐記》的小說時,他的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儘管這本小說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錯,但整體來看,它缺乏原創性和深度,顯然是在模仿《尋秦記》的成功。

然而,這本書也讓李雲帆看到他的潛力。他意識到,儘管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模仿作品,但仍然有人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創作新的故事。

這說明,人才還是有的,只是需要被髮掘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