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五臺疑雲:奉獻 (第2/2頁)
古藏尋者:消失的黃金 麥逸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
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
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
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利,喜悅;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後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卹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林恆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林徽因肝腸寸斷的一首詩,周溫讓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縣誌上的幾行字,也還有更多的人,在歷史的書頁裡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面對時代的要求,他們毫無保留地應了給了,而什麼都沒有給自己留下。
逸琪想起《無問東西》那電影裡,同樣是要在抗戰時期成為飛行員的男孩光耀的母親跋山涉水找到光耀這樣和他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但是光耀還是選擇了成為飛行員,林恆也是,周溫讓也是,更多沒有留下名字的人也是——放棄了一切可能有的廣闊人生旅程的樂趣,只因國家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得有人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如果結合家世背景,周溫讓是很有可能是你太奶奶周靄儀的哥哥吧。“曉月說出了自己單獨拿出這一段來分享的原因。
”是非常有可能,這樣,周家老爺子把家裡的家財都捐助給抗戰,包括周靄儀投身於抗戰工作、為自己的哥哥編寫縣誌,就都是很合乎邏輯,情有可原的。“高聞補充道。
”周老爺子真痛苦啊,親自給自己年輕的兒子在墓碑上題字,記下兒子為國捐軀的事蹟,真是很難想象這是什麼樣的心情。“陸晨說道。”他的妹妹也痛苦,沉浸在痛苦中還是掙扎把這樣痛苦的故事記錄下來讓自己的哥哥不白白死去的那種心境。“
有了這個人物誌做例子,大家都紛紛翻閱起了兩本縣誌中的人物誌部分,果真大多是抗戰初期奉獻犧牲之人,可能這樣的人太多,每一段都只有寥寥數筆,便是一個個年輕生命從生到死的全部歷程。這裡面並沒有再找到和沈老和周老相關的人物,但大家也並沒有因此就潦草地翻過去,而是對每一小段生命都字斟句酌地念著。逸琪感覺自己像是走過一片墓園,每個墓地的主人只有那麼短短的一方墓碑講述自己的一切,而她也總是忍不住去把生卒年月相減得出那個歲數,對大一點的歲數還能有一些寬慰,卻只恨那麼小的歲數那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