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是留下來了,未來再次變得清晰起來:結婚、買房、要孩子、轉業……

但是,煩躁無比的歲月即將到來。

首先是緊張嚴肅的氛圍,營裡開始狠抓作風秩序。於是,佇列訓練開始加量,每次開飯前後都要練上一會;營區裡隨處可聞嘹亮的歌聲和聲嘶力竭的口號聲;軍容風紀檢查、內務衛生評比、緊急集合等開始屢見不鮮。官兵們除了睡覺,其餘時間裡都要穿上厚重的作戰靴。

其次是快速的生活節奏,每天從起床到熄燈,除了午休外,官兵們幾乎不帶停的。訓練、教育、各種公差、集合,如影隨形。對於幹部而言,晚上熄燈後的時間也不是自已的。

接著是明顯提升的訓練強度,正課時間裡,他們紮紮實實地搞訓練;晚上熄燈後,營裡的幹部又要集合起來,繼續加練,常常要弄到十一二點才罷休,並且動不動就要考核。

最後是雜七雜八的事情,新的單位即將組建,瑣事雜事非常的多。對於戰士們而言,主要就是出出公差,幹些體力活,而幹部就不一樣了,還要幹腦力活:製作床頭卡、笑臉牆、宣傳板報、補各種本子、寫各種材料……

一天就24小時,事情又這麼的多,讓人煩躁不已,苦不堪言。

至於週末的話,週六上午要麼搞佇列訓練,要麼去幹活,總之不會讓人閒著;外出的話,從嚴控制,沒什麼事情就不要請假了。

從領導的角度出發,時逢改革關頭,正是敏感時期,誰也不想讓自已的單位冒出一些扎眼的事情,於是呢,加強管理自然成了最好的辦法。

週末外出可能會有意外,那就減少外出的比例;一些訓練課目比較危險,那就少練一點;一些文體活動可能也會出事,那就不要搞了。

總而言之,透過嚴格的管理,減少出事的機率。

因此,回到安縣後,江浩平均一個月才能外出半天,和林菲見一面;平時也沒什麼時間用手機,甚至有時候還要把手機上交。相應的,林菲也挺不開心的,他倆之間的矛盾,也是隻增不減。

林菲這邊呢,一到週末便無所事事,為了緩解相思之苦,她便經常在週六的中午前後,來到營區的門口,然後江浩前來,兩人在門口短暫地說上幾句話,就算是見過面了。

進入四月下旬,兄弟單位開始逐個離去,新的單位也即將到來。

單位裡開始頻繁組織各種活動,全員參加的那種,比如歌詠比賽,比如表彰大會。

單位組建了半個多世紀了,在安縣也駐紮了幾十年,突然之間,各個營連就要被打散重組,分散到祖國各地,戰友們之間自然難分難捨。他們最後一次集體唱起了團歌,領導也語重心長地講了很多發自肺腑的話。

對江浩而言,雖然已經畢業近兩年了,但他沒怎麼在單位待過,最熟悉的還是同批畢業的那些小夥伴,以及軍校時期的幾個學長。如今,這些戰友們大多都要離開了,江浩一時也挺傷感的。

不過,這次改革對我軍在新時期的發展建設至關重要。改革,自然就會有陣痛,這是不可避免的,於是大批熱血男兒堅決聽從指揮,一聲令下便成建制地移防到祖國的其他地方,繼續保衛國家,保衛人民。

終於,幾個兄弟單位相繼登車離開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江浩他們營的官兵在馬路兩側列隊歡送,院子裡面也逐漸變得空蕩蕩的。

隨之而來的便是新單位的到來,而江浩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警調,也就是從營區到附近的高速路口,規劃好幾條路線後,官兵們分散到各個路口進行引導,與地方交警力量相互配合,確保新單位能夠順利地抵達營區。

導調任務相對輕鬆,但搬家任務可就重了。

根據新成立的機關的部署,江浩他們營要換到別的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