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去,距離很近,也就百十米。戰士們笑著調侃道:“人家別的單位都到幾千裡之外了,我們也算是移防了,但是是從這棟樓挪到了那棟樓。”

搬家任務也不復雜,無非就是把連隊的各種物資移到另一棟營房裡,但是過程卻非常的混亂。

雖然連隊之前做了具體的部署,劃分了各個班排的任務,但具體搬家時,還是冒出了很多的新活,也來了很多的公差任務。

江浩作為連隊的值班員,需要時刻協調各班各排的工作,但他雖然都快跑斷腿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舉個例子,七班在整理某個庫房時發現裡面有很多的個人物資,但不知道具體是誰的,於是就來找值班員,要求各班排來人認領;江浩發出了通知,但半天都沒有人回應,於是只好挨個去說。

再舉個例子,五班在搬運某個庫房的物資時,發現有些東西本不應該出現在自已的庫房裡,於是也來找到江浩。江浩一看得向連長彙報,但連長就一句:“讓相應的庫房出人來拿”,結果呢,他在對講機裡問了很久,卻沒有一個庫室負責人予以回應。

再比如,連隊突然接到了公差任務,連長讓江浩去找人。按慣例來說,一些小公差,三五個人的那種,值班的排自已派出就行了;但一些大的公差,僅靠自已排,有些人手不足,於是就只好各排出人。至於這個“大”,到底指的是幾個人,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江浩他們連隊預設的是10個人左右。

於是,就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先來了一個5個人的公差,江浩從自已排裡派了人;很快又來一個12個人的公差,江浩就讓一個排出4個人;接著又來了一個八九人的活,該怎麼出呢,自然還得各排都出人。

但是這時,另外兩個排就不樂意了,都說自已的活還沒幹完,再說自已又不是值班排,憑什麼要不斷地出人。江浩夾在中間,往往需要溝通半天才能將人湊齊。

他也想過找另外兩個排長,大家都是幹部,自已又不幹活,協調起來方便一點。但一次兩次還好,多了之後,下面的戰士對自已的排長也有意見,於是到了最後,排長就會對江浩說:“你去找我們排裡的值班班長吧”。

連隊裡面的小圈子主義頗為嚴重,各班各排之間分得太過清楚,都說自已的任務很重要,都不想多幹哪怕一丁點的活。除非是連長指導員直接安排到了頭上,或者是如江浩排裡那名威望很高的老班長髮話了,才會利索地將人員派出來。並且這位老班長,也得是他代替江浩臨時擔任連隊值班員的時候,說的話才管用。

就這樣,他們從早忙到晚,終於把連隊的物資給搬了過來,有些還沒有來得及歸入新的庫房。

晚上點名時,連長表揚了一排和三排的工作,唯獨沒有提到二排。同時,連長還因為今天的幾次公差派遣得不及時,狠狠地把連隊的所有人給批評了一頓,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在說江浩這個連隊的值班員。

點名結束後,排裡的戰士都有些垂頭喪氣,同樣辛苦了一天,結果卻沒有被認可,大家累死累活不就圖個口頭表揚嘛。

“老班長”對此也很不滿,抱怨不斷,可江浩的心裡卻暗想:“不就是因為你,我從咱們自已排裡找人都很不順暢。你是非常的精幹,給自已班裡爭取到了最輕鬆的任務,上午就幹完了,下午歇了半天,也沒想過幫助排裡的另外兩個班!”

江浩也想過“硬氣”一點:利用晚上點名的時機,利用連長和指導員都在場的機會,把各班排不配合工作的情況給一一地點出來,批評一頓。

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就把其他班排都給得罪了,以後他們可能“明面”上會配合你的工作,但其他的很多方面,卻都會對你不冷不熱,甚至會給你使絆子。

連隊的風氣就是這樣,除非你有威望有